學名
Pontinus tentacularis  
發音 
Pontinus tentacularis觸手冠海鮋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wler, 1938)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觸手冠海鮋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鮋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04 Scorpae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觸手冠海鮋 
最大體長 1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觸手鮋、石狗公、石頭魚 
世界分布 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 
同種異名 Nemapontinus tentacularis, Pontius tentacularis, Sebastes nematophthalmus, Sebastichthys nematophthalm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Fowler, H. W. 193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7404 ASIZP0073663 FRIP20058 FRIP21383 FRIP21591 NMMBP00723 NMMBP00726 NMMBP02717 NTUM03857 SIO80-229 SIO80-235b  
英文俗名 Ston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中長,頗側扁,橢圓形。頭頗長大。眼中大,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頷等長,上頷骨延伸至眼眶下方。上下頷、鋤骨及腭骨具細齒。鼻棘1個,尖銳,位於前鼻孔內側。淚骨四方形,下緣具2短棘,外側具1強棘。眼眶下具第1、2及4眶下骨,無第3及5眶下骨。第一眶下骨,具1稜棘;第二眶下骨具2稜棘;第四眶下骨短小且游離。眶前骨具5輻射狀感覺孔。前鰓蓋骨3棘;鰓蓋骨具2稜棘。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與稜尖銳。側篩骨眼前棘較大且尖銳。眶上稜略高,眼上棘、眼後棘及鼓棘較小。眼間距額稜不明顯,無額棘。頂骨後部相連,具頂棘,後具頸棘。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翼耳棘、後顳顬棘及肩胛棘各1個;胸鰭基部上方具1脈棘。眼間隔狹長而凹入,後方無頂枕窩。前鼻孔具分枝皮瓣,眼前棘具1細小皮條,眼上棘具1長圓筒狀粗皮條。鱗中大,櫛鱗;胸部及頰部小圓鱗:上下頷及頭前半部無鱗。側線前半部斜直,後半部平直,末端延伸至尾鰭基底。背鰭起始於鰓蓋骨上棘稍前方,硬棘與鰭條有鰭膜相連,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第4硬棘最長,具硬棘 XII,軟條 9-10;臀鰭起始於背鰭最後硬棘下方,鰭長度較背鰭軟條短,鰭條延伸稍超過背鰭基部,具硬棘 III,軟條5;胸鰭圓寬,下側位,無鰭條分離,延伸至臀鰭起點,軟條16,均不分枝;腹鰭胸位,具硬棘 I,軟條5;尾鰭圓形。體橙紅色,腹側較淡,體側具5條不明顯黑褐色橫紋。液浸標本眼上棘基部的皮瓣黑色。(李承運、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深水底棲環境。以守株待兔般快速捕捉過往之小魚與甲殼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由模里西斯與留尼旺島到菲律賓。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