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Liobagrus formosanus  
發音 
Liobagrus formosanus臺灣鮰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egan, 1908 棲息深度 1 - 5公尺
中文名 臺灣鮰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鮰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35 Amblycipi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臺灣鮰 
最大體長 1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臺灣䱀、紅噹仔、黃蜂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中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日月潭 
同種異名 Liobagrus nantoens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  Regan, C. T. 190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7056 ASIZP0075183 ASIZP0075184 ASIZP0806659 ASIZP0806660 ASIZP0916659 ASIZP0916660 BMNH1909.4.28.23Holotype FMNH59080Lectotype NMMBP03938 NMMBP03940 NMNSF00037 NMNSF00295 NMNSF00569 NMNSF01014 NTHUB01763 NTHUB01764 NTHUB01765 NTHUB01766 NTHUB01767 NTHUB01768 NTUM05271 SU23132Paralectotype  
典藏基因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英文俗名 Formosan trooent catfish 
瀕危狀態 III 農委會2009/4/1公告: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EN 2017淡水魚紅皮書:EN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頭部前方頗為側扁;眼後的頭背部呈兩葉半圓突起,中央具一凹溝。吻寬而鈍扁。眼小,上側位,眼間隔寬大。口裂大而平直,上頜略為前突。頰部圓突。具鬚4對,粗但短,向後延伸未達鰓蓋緣。體裸露無鱗。背鰭短小,具1短棘,7較條;臀鰭具12軟條;胸鰭亦具1短棘;脂鰭低而長,呈淺弧形隆起,後部與尾鰭鰭膜相連;尾鰭弧形。體呈黃棕色,腹面淺黃色。各鰭黃棕色,尾鰭具白色緣。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歡棲息於河川中上游的清澈水域,性嗜水流較大而高溶氧的水層底部棲息。白天躲於岩石縫隙中,大多於夜間或洪水期才出來覓食。肉食性,以水生昆蟲等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臺灣的特有種,分布於西部大甲溪至濁水溪流域。 

漁業利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