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larias fuscus  
發音 
Clarias fuscus塘虱魚
by: 王金福、張廖年鴻
命名者 (Lacepède, 1803) 棲息深度 0 - 20公尺
中文名 塘虱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鬍鯰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152 Clari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鬍鯰 
最大體長 24.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鬍子鯰、土殺、本土土虱、鬍鯰、土剎 
世界分布 臺灣、中國、東南亞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南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中國 
同種異名 Clarias pulicaris, Macropteronotus fusc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及方, 1999);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典藏標本 BMNH1908.5.27.16-22Syntype FRIP00270 NMMBP02739 NMMBP02918 NMMBP04559 NMMBP05922 NMMBP05923 NMMBP05952 NMMSTP00841 NMNSF00556 NRM10043 NTMP0583 NTMP0940 NTOUP201202-365 NTUM00244 NTUM00245 NTUM00246 NTUM02232 NTUM02234 NTUM05272 NTUM05273 NTUM05274 SU18150 SU18151 SU18152 SU23068 SU23121 SU7293 USNM00177450 USNM00177463 USNM00177472 USNM00177481 USNM00179159 USNM00179165 USNM00179166 USNM00191123 USNM00191143 ...列出全部46筆... 
英文俗名 Puntat; Walking catfish; Whitespotted freshwater catfish; Whitespotted clarias; Cat-fish; Chinese ca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頭部平斜,後部側扁;頭背部具骨板。吻寬而短。前鼻孔為一根短管,後鼻孔則為裂縫狀。上頜較突出。鬚四對,鼻鬚與頦鬚各一對,較短;上下頜鬚各一對,較長。體裸露無鱗,皮膚光滑,多黏液;側線平直,沿體側中部而伸達尾基。背鰭基部長,僅具軟條55-63;臀鰭與背鰭同形,其軟條39-46,不與尾鰭相連;胸鰭小,但具1根粗狀硬棘,其內緣呈鋸齒狀。體黃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有時體側另具10條由5-6個細小白點的縱紋。

棲所生態

棲息於河流、溝渠、湖沼與稻田等具泥質地之水體中。常群集於岸邊暗處或洞穴中,能長期間離水,遷移能力強。為夜行的底層活動魚類,食性廣,不僅捕食小魚、蝦,也攝食腐敗的動植物碎屑。雄魚會築巢與護幼之行為。 

地理分布

產於中國大陸、東南亞、臺灣等地區;但目前以養殖魚為主。 

漁業利用

為養殖食用魚。本種通常以枸杞燉之,具食補作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