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Diplophos taenia  
發音 
Diplophos taenia帶紋雙光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Günther, 1873 棲息深度 300 - 1594公尺
中文名 帶紋雙光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雙光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79 Gonostoma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帶紋雙光魚 
最大體長 27.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光魚、細雙光魚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  模式種產地
中太平洋 
同種異名 Diplophos proximus   
參考文獻 1. Shen, S.C. (ed.), 1993. Fishes of Taiwan. Department of Zo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960 p;2. Yang, J., Z. Huang, S. Chen and Q. Li, 1996. The Deep-Water Pelagic Fishes in the Area form Nansha Islands To the Northeast part of South China Sea. Science Publication Company, Beijing. 190 pp ;3. Aizawa, M., 2002. Gonostomatidae. p. 306-310. In T. Nakabo (ed.). Fishes of Japan with pictorial keys to the species (second edition). Tokai University Press, 1749 p   Günther, A. 1873 Robert Karl Johnson etc. 197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4180 ASIZP0064190 ASIZP0065012 NMMBP02077 SIO00-177  
英文俗名 Pacific porthol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頗細長而側扁。口裂大,上下頜齒細小,腭骨具1列小齒,鋤骨及舌骨無齒。眼小,眼徑短於或略等長於兩眼間隔長。具鱗,但易脫落。背鰭短,具11-13根軟條;臀鰭延長,起點在背鰭基後緣,或稍後方,具61-72根軟條(通常為64-67);無脂鰭。脊椎骨數為91-98(通常為94-96)。發光器:下頜逢合處發光器(SO)1個;鰓被架發光器(BR) 10-13個;喉峽部最前端到胸鰭基底的腹面側發光器(IP) 15-19(17-18)個;胸鰭起點到腹鰭起點的腹側發光器(PV) 26-29(27)個;腹鰭起點到臀鰭起點的腹側發光器(VAV) 14-17(15-16)個;臀鰭起點到尾柄的腹側發光器(AC) 43-49+2=45-53(48-51)個;喉峽部最前端到尾柄的腹側發光器(IC) 101-113(975-100)個;側列發光器(OA) 80-95(61-93)個;側線發光器(LLP)91-99(94-96)個。體一致為銀黑色。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層魚類,一般棲息深度約在300-800公尺間,曾被發現於1594公尺深處,生態習性不甚清楚。覓食對象多樣,諸如小魚、甲殼類及頭足類等。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世界三大洋,臺灣發現於西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