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ternoptyx obscura  
發音 
Sternoptyx obscura暗色褶胸魚
by: ©Reyes Lobao-Tello, Pablo Ricardo
命名者 Garman, 1899 棲息深度 500 - 1000公尺
中文名 暗色褶胸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褶胸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80 Sternoptyc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暗色褶胸魚 
最大體長 4.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低褶胸魚、斧魚、海洋斧魚、銀斧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  模式種產地
巴拿馬 
同種異名 Sternopteryx obscura   
參考文獻 張君欣碩士論文(2004);Fishbase(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63040 ASIZP0063046 ASIZP0063047 ASIZP0063048 ASIZP0063049 ASIZP0063050 ASIZP0063051 ASIZP0063052 ASIZP0067705 ASIZP0067706 ASIZP0067715 ASIZP0067716 FRIP01046 FRIP01080 FRIP03011  
英文俗名 Hatche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小型種類,很少超過40mm SL。D 10-11﹔P 10﹔V 4-6﹔A 13-14﹔GR 6-7﹔脊椎骨28-30。軀幹長且窄,它的體長大於體高。背鰭基部長大於背刀上的背棘長。後腹棘和臀部支鰭骨棘長。臀上發光器ACA到臀鰭發光器#1ACB腹緣的距離小於臀上發光器到中線的距離。前頜骨短,上頜骨長,齒小。較前面的鰓弓上的鰓耙齒板有棘狀脊。銀色體表黑色色素比例高,體色暗,全身皆有黑色色素分布,色素在頭部及背部色素更密集,尾鰭基部邊緣有寬帶。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層魚類。以橈腳類、端足類、介形蟲、磷蝦和小魚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包含印度洋南緯15°以北,東經50°以東。爪哇、菲律賓、琉球群島以西及紐西蘭皆有分布,沿著赤道太平洋,加州到智利祕魯邊緣亦有豐富的分布。臺灣分布於東部、西南部及東沙群島附近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