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rothron firmamentum  
發音 
Arothron firmamentum瓣叉鼻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50) 棲息深度 10 - 360公尺
中文名 瓣叉鼻魨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四齒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509 Tetraodon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瓣叉鼻魨 
最大體長 3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河魨、規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 
棲息環境 深海、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Boesemanichthys firmamentum, Tetraodon firmamentum   
參考文獻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 2000  Hardy, G.S. 1980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60001 ASIZP0063061 ASIZP0075306 ASIZP0806976 ASIZP0916976 NTMP1327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Starry toado; Starry toad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體頭部粗圓,尾柄側扁。體側下緣無縱行皮褶。口小,端位;上下頜各有2個喙狀大牙板。吻短,圓鈍。眼中大,側上位。無鼻孔,兩側各具一個叉狀鼻突起。體背腹面,除眼周圍與尾柄後部外,全佈滿小棘。鰓膜黑色。背鰭尖,位於體後部,具軟條14;臀鰭與其同形,具軟條13;無腹鰭;胸鰭寬短,後緣呈圓弧形;尾鰭寬大,呈圓弧形。體背部褐色,腹部白色;體側與背部佈滿許多約與瞳孔同大之白斑;腹部與體側下方具一些與眼等大之深色斑點。各鰭灰色,幼魚則為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區及斜坡水域。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南非,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及紐西蘭。臺灣主要分布於西部海域。 

漁業利用

肝臟及卵巢具劇毒,不可食用。偶於水族館展示。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