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Takifugu poecilonotus  
發音 
Takifugu poecilonotus斑點多紀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50) 棲息深度 5 - 35公尺
中文名 斑點多紀魨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四齒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509 Tetraodon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斑點多紀魨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斑點河魨、氣規、規仔、紅目規 
世界分布 日本至東中國海   台灣分布 北部、東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長崎 
同種異名 Fugu poecilonotum, Fugu poecilonotus, Tetraodon poecilono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中國動物誌-魨形目(蘇等,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蘇錦祥, 李春生 編著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030 ASIZP0058177 ASIZP0059061 ASIZP0059135 ASIZP0059281 ASIZP0073577 ASIZP0074494 ASIZP0080095 ASIZP0806126 ASIZP0916126 FRIP00447 MTP0098 NTUM06303  
典藏基因,,CO1,100%
英文俗名 Pufferfish 
瀕危狀態 DD IUCN 瀕危狀態:數據缺乏(DD)  1996-08-01   
形態特徵

體亞圓筒形,稍側扁,體前部粗圓,向後漸細,尾柄長圓錐狀。眼眶間隔大於吻長。鼻孔小,每側2個,鼻瓣呈卵圓形突起。體腹側下緣有一縱行皮褶。體背自鼻孔前方至尾柄中部上方、腹面自眼前緣下方至肛門前方以及側面自胸鰭前方至尾柄中部均被小棘。鰓孔內側淡色。背鰭近似鐮刀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12-15;臀鰭與其同形且相對,具軟條10-13;無腹鰭;胸鰭寬短,上方鰭條較長,呈倒梯形,後緣稍呈圓形;尾鰭寬大,截形,或略呈圓形。體背部為黑褐色或藍黑色,體側黃褐色,腹面乳白色;體背及體側散佈許多大小不一之白斑,體背白斑通常小而圓,體側白斑則大而呈橢圓形;縱行皮褶黃色;體側另具3-4條不顯之鞍狀斑。各鰭淺黃色或淡色,尾鰭具暗色緣。

棲所生態

暖溫水近海底層中小型魚類。主要以軟體動物、甲殼類、棘皮動物及魚類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韓國至臺灣。臺灣分布於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肝臟及卵巢具劇毒,小腸、皮膚及精巢具強毒,肉也具有毒性,因此不宜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