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rcharhinus brachyurus  
發音 
Carcharhinus brachyurus短尾真鯊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Günther, 1870) 棲息深度 0 - 100公尺
中文名 短尾真鯊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真鯊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29 Carcharhi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短尾真鯊 
最大體長 32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大沙、短尾白眼鮫、黑鯊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大洋、礁區、砂泥底、河口、
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紐西蘭 
同種異名 Carcharhinus acarenatus, Carcharhinus ahenea, Carcharhinus improvisus, Carcharhinus remotoides, Carcharhinus remotus, Carcharhinus rochensis, Carcharias brachyurus, Carcharias lamiella, Carcharias remotus, Carcharinus improvisus, Eulamia ahenea, Galeolamna ahenea, Galeolamna eblis ...共14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Compagno, L.J.V. 1984 Compagno, L.J.V.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朱元鼎, 孟慶聞 等編 2001 
典藏標本 ASIZP0800974 ASIZP0800975 ASIZP0800976 ASIZP0806221 ASIZP0910974 ASIZP0910975 ASIZP0910976 ASIZP0916221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英文俗名 Shark; Cocktail whaler; Bronze whaler shark; Bronze; Bronze shark whaler; Cocktail shark; Bronzie; Copper shark; Bronze whaler; Narrow-tooth shark; Narrowtooth shark 
瀕危狀態 VU IUCN 瀕危狀態:易危(VU) A2d+3d+4d 2003-04-30   
形態特徵

體呈紡錘型,軀幹較粗大。頭寬扁。尾基上方具一凹窪,下方不明顯。吻尖突。眼圓,瞬膜發達。前鼻瓣短,發育不全;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側扁,窄尖,邊緣具細鋸齒,齒尖直立或略外斜;下頜齒較窄而直立,邊緣略具鋸齒,基底寬。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中大,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後緣深凹,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後緣斜直,後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圓,內角亦鈍圓,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圓。體背側青銅灰色或灰橄櫃色,腹側灰白;各鰭通常素色,除了腹鰭及胸鰭鰭尖為暗色或黑色緣,有時尾鰭具不顯之黑色緣,則背鰭亦具不顯之黑色緣。

棲所生態

棲息於大陸棚或島嶼斜坡緣的沿海或近海大型鯊類,偶而出現於河口區域、港灣淺水域、沿岸沙灘區或近海底層。具有洄游習性,在北半球的族群,春夏時,遷移至北方較冷水域;秋冬時,遷移至南方較溫暖水域。主要以大洋性或底棲魚類、頭足類、小型鯊魚或魟為食。胎生,一胎可產下13-20尾幼鯊,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60-70公分。 

地理分布

分布於全球各溫、熱帶水域。臺灣東北及西南海域可見其蹤跡。 

漁業利用

主要以底拖網、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