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haenogaleus macrostoma  
發音 
Chaenogaleus macrostoma大口尖齒鯊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Bleeker, 1852) 棲息深度 10 - 59公尺
中文名 大口尖齒鯊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半沙條鯊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28 Hemigale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大口尖齒鯊 
最大體長 10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沙條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雅加達 
同種異名 Hemigaleus balfouri, Hemigaleus macrostoma, Hemigaleus microstoma, Hemipristis elongatus, Negogaleus balfouri, Negogaleus macrostom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圓口綱及軟骨魚綱(朱等, 2001);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4 Sharks of the world  Baranes, A. etc. 1979 Compagno, L.J.V. 1984 Compagno, L.J.V.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朱元鼎, 孟慶聞 等編 2001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Balfour's shark; Hooktooth shark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細而延長。頭平扁,尾鰭前具凹窪。吻中長,吻端背視如楔形。眼橢圓形,具瞬膜。前鼻瓣如短葉片狀。鰓裂長,長度為眼徑之1.8-3.0倍。口裂呈長拋物線狀;唇溝一般長;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齒頭外斜,外緣具3-4小齒尖,正中具一尖直小齒;下頜前部齒細尖,矛狀,邊緣光滑,不具小齒尖,後部有數齒外側基底具1小齒尖,口閉時下頜齒明顯突出。噴水孔微小。盾鱗具5棘突5縱脊。背鰭2個,形狀相同,第二背鰭較小;前緣圓凸,後緣深凹,上角鈍尖,下角延長尖突;第一背鰭起點在胸鰭內角之上方或稍後;第二背鰭起點在臀鰭之前;腹、臀鰭皆較第二背鰭小;胸鰭等大或略大於第一背鰭,略呈鐮刀狀;尾鰭狹長,稍大於頭長,上葉近尾端,下葉前部尖三角形突出,中部較低平,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尖。體側灰褐色,腹面淡白;第一背鰭後緣、第二背鰭上部、尾鰭上緣及尾端黑色,其餘各鰭邊緣淺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熱帶大陸棚或島棚至少達59公尺深處之近海和外海中小型鯊類。主要以小魚、頭足類及甲殼類為食。胎生,一胎可產下4-5隻幼魚。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波斯灣、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新加坡、泰國、越南、印尼、臺灣及中國等。臺灣分布於西南海域。 

漁業利用

主要以流刺網或延繩釣捕獲。肉質尚可,一般以煙燻食之或製成魚槳,處理過後之殘骸製成魚粉。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