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etomylaeus vespertilio  
發音 
Aetomylaeus vespertilio蝠狀無刺鱝
by: 鄭義郎
命名者 (Bleeker, 1852) 棲息深度 1 - 110公尺
中文名 蝠狀無刺鱝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鱝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58 Myliobat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蝠狀無刺鱝 
最大體長 240 cm WD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網紋圓吻燕魟、魴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南部 
棲息環境 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雅加達 
同種異名 Aetobatus reticulatus, Aetomylaeus reticulatus, Aetomylus vespertilio, Myliobatis milvus, Myliobatis vespertilio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4);Sharks and rays of melaysia and brunei darussalam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Orante eagle ra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Compagna(1999)認為Aetobatus reticulatus Teng, 1962為有疑問學名,應為本種之同種異名;網紋鴨嘴燕魟Aetobatus vespertilio為本種之同種異名。體盤非常寬長,體盤長約為體盤寬一半。前緣圓凸,後緣凹入,內緣圓凸前角尖彎,後角廣圓。吻寬短鈍尖,突出於腹面上之頭前;吻長約等於體盤長1/6,比眼間隔1/2稍大。眼頗小,側位,眼球徑約等於出水孔1/2;眼間隔側凸中凹。鼻孔平橫,只露出一個狹小的入水孔;前鼻瓣頗寬,基部連合,後部中間深凹,兩側作圓形小瓣下垂;後鼻瓣前和側部轉入於鼻口溝中。口頗小,平橫,寬比口前吻長稍小;口底在咽頭前方具明顯乳突六個。鰓孔狹小,距離約相等,最後兩個較近。腹鰭中大,長比寬為大;前角圓鈍,後角廣圓,內緣尚分明,鰭腳扁管形,後緣頗尖。背鰭一個,小型,呈三角形,前角廣圓,後緣斜直微凹,連於尾上,沒有內緣;起點距腹鰭終點約等於基底2/3。尾很細長,約為體長之5倍;尾無刺;側無皮褶,上下皮褶都幾乎消失;兩側皮上具橫列線紋,呈竹節狀,幾乎直達尾端。體色背面黃褐色,前部具暗褐色橫紋,後部具暗褐色網紋,包含圓形或六角形白斑;腹鰭和尾其中常夾帶著黃色細線或斑點。腹鰭和尾的基部也具暗色網紋與白色斑點;背鰭白色,隱現斑紋。尾部在尾鰭後方具暗褐色橫紋6-7條,尾的後部幾乎為淡藍色。腹面白色。(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棲所生態

常大群出現於海中上層,但多半棲於底中水層,深度約110公尺,卵胎生,食底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和魚類。  

地理分布

分布於爪哇海(雅加達)、馬六甲海峽(檳榔嶼)、泰國及中國南海(北部灣)。 

漁業利用

通常由近海底層延繩釣捕獲,具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