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Eptatretus burgeri  
發音 
Eptatretus burgeri布氏黏盲鰻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Girard, 1855) 棲息深度 10 - 270公尺
中文名 布氏黏盲鰻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盲鰻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01 Myxi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蒲氏黏盲鰻 
最大體長 6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青眠鰻、無目鰻、鰻背、龍筋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Bdellostoma burgeri, Heptatretus burgeri, Homea burgeri   
參考文獻   Girard, C. F. 1855 Strahan, R. 1962 朱元鼎 編 1984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7248 ASIZP0057961 ASIZP0061446 ASIZP0063138 ASIZP0063194 ASIZP0064787 ASIZP0066567 ASIZP0066574 ASIZP0070537 ASIZP0800020 ASIZP0801788 ASIZP0801789 ASIZP0910020 ASIZP0911788 ASIZP0911789 FRIP00415 FRIP01376 MOVI16709 NMMBP03199 NMMBP04632 NMMSTP00422 NMNSF00617 NMNSF01024 NMNSF01365 NTMP0839 NTMP1270 NTOU-AE6121 NTOUP201011-604 NTUM02711 NTUM02712 NTUM02713 NTUM02714 NTUM02715 NTUM02716 NTUM02717 NTUM02718 NTUM06531 ...列出全部47筆... 
英文俗名 Inshore hag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呈圓柱狀,體後方側扁。眼退化為皮膚所覆蓋。無上下頜。口腔外緣具四對鬚;口腔外側左右各有兩列齒,其內列齒之2-3顆齒之基部愈合,齒列式(6-8)+3/2+(7-9)。鰓孔每側6個,彼此間距大,呈縱線排列,左側最後一個大於其餘鰓孔。體側各有一列黏液孔,可依位置區分為鰓前區、鰓區、鰓肛區及肛後區等四區,黏液孔數分別為(18-21)+(4-6)+(46-51)+(11-12),總數為79-90。無鱗。肛門位於體後端。無背、臀、胸及腹鰭,僅有尾鰭。體色呈灰褐色,腹部淡灰色;背部中央有一白帶,有白色眼斑點。

棲所生態

棲息於近海域底層。主要以魚類、海洋哺乳類或其它無脊椎動物的屍體為食。被捕獲時,全身會分泌許多黏液並捲成一團,藉以脫困。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從日本海、東日本到臺灣。臺灣分布於各處海域。 

漁業利用

主要為底拖網捕獲,全年皆產。早先盲鰻並無人食用,皆以下雜魚處理,近來才有餐廳特別烹調,價格昂貴。食用時需先剝皮,去除內臟後方可食用,以辣炒九層塔來食用,味道不錯。在韓國有將其表皮加工為「鰻皮」,予以外銷利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