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Antennarius maculatus  
發音 
Antennarius maculatus大斑躄魚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Desjardins, 1840) 棲息深度 1 - 11公尺
中文名 大斑躄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躄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28 Antennar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大斑躄魚 
最大體長 1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五腳虎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西南印度洋模里西斯 
同種異名 Antennarius guentheri, Antennarius guntheri, Antennarius leprosus, Antennarius oligospilos, Antennarius oligospilus, Antennarius phymatodes, Chironectes maculatus, Phymatophryne maculata   
參考文獻 Pietsch, T.W. and D.B. Grobecker, 1987. Frogfishes of the world. Systematics, zoogeography, and behavioral ec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420 p.   Desjardins, J. 1840 Pietsch, T. W. etc. 1987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Largespotted angler; Wartskin frogfish; Warty frogfish; Clown angler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成球形或略為側扁,腹部可膨大,尾柄明顯。頭高大,頭背緣陡斜。吻短。眼小。口裂大,下頜突出;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齒。鰓孔小,位於胸鰭基部下方。體表粗糙,被小棘,並有許多肉質突起。頦部無肉質小突起。背鰭硬棘具3棘,第I硬棘特化為吻觸手,且位於上頜縫合處;末端具餌球,通常多叉;第 II硬棘游離,第III硬棘高大,末端彎向後方;第二背鰭長,具軟條11-12;臀鰭具軟條6-7;腹鰭顯然短於胸鰭;胸鰭軟條9-10;尾鰭圓形。體色多變,通常為黃色或白色,背部或體側具有不規則鞍斑,各鰭外緣褐色。本種易與Antennarius pictus混淆,本種具有較大且連續的鞍斑視為特徵。(何宣慶 2012/12)

棲所生態

淺海底棲性物種,通常棲息於珊瑚礁區的海綿上面。幼體狀似裸鰓類。肉食性,利用吻觸手及餌球引誘獵物。母魚通常產下筏狀卵塊,內具有相當多的卵粒。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馬爾地夫、模里西斯、印尼、新加坡、菲律賓、臺灣、巴布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新加勒多尼亞等 。臺灣分布於東北部及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除研究外,亦可用於科學教育,不具漁業利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