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ntimora microlepis  
發音 
Antimora microlepis細鱗擬深海鱈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命名者 Bean, 1890 棲息深度 175 - 3048公尺
中文名 細鱗擬深海鱈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稚鱈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16 Mo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細鱗擬深海鱈 
最大體長 7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鱈魚 
世界分布 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南部 
棲息環境 深海  模式種產地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同種異名 Antimora rostrata, Antimora viola   
參考文獻 1. Cohen, D.M., T. Inada, T. Iwamoto and N. Scialabba, 1990.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 10. Gadiform fishes of the world (Order Gadiformes). An 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cods, hakes, grenadiers and other gadiform fishes known to date. FAO Fish. Synop. 125(10). Rome: FAO. 442 p. ;2.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 ;3. Yu, Y. and H.-C. Ho, 2013. Review of codfish family Moridae (Telestoei:Gadiformes) from Taiwan, with recognizations of four new records. Platax.(In press) 
典藏標本 ASIZP0064276  
英文俗名 Finescale antimora; Finescale mora; Pacific flatnose; Longfin co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鰭條5+53;臀鰭鰭條37;胸鰭鰭條18;腹鰭鰭條6;鰓耙4+8=12。背鰭基部與側線間鱗列11。體長為頭長之4.2倍,為體高之5.4倍,為體寬之9.4倍,為背鰭前長之4.1倍,為腹鰭前長之5.3倍。頭長為吻長之2.9倍,為眼徑之3.6倍,為眼間距之4.0倍,為眼後寬之1.9倍,為上頜之2.1倍,為第一背鰭高之1.1倍,為腹鰭之1.3倍,為下頜鬚之7.5倍。體略長,略側扁;尾柄相當短;頭部略小,略扁;吻部很寬,前方形成骨板,向前延伸遠超過口部;吻大,次端位;上頜向後延伸至眼部後緣。眼大;眼間距寬,僅略小於眼徑。牙齒細,在兩頜呈帶狀,外列不特大;鋤骨具ㄧ小叢細齒;無腭齒。具下頜鬚,短於眼徑。體被圓鱗,包含鰓被架膜、喉部以及鰭膜。不具發光器。肛門位於臀鰭起點。背鰭起點位於胸鰭基部之後;腹鰭插入點位於胸鰭基部之前,腹鰭最外鰭條延長呈絲狀,向後延伸至肛門與腹鰭起點中間;臀鰭起點遠較第二背鰭起點後;尾鰭成扇形。尾柄細,約與眼徑等長。體呈一致深灰色,各鰭顏色較深。Small (1981)認為本屬有兩種,但近期分生研究認為應只有一種,仍須進一步的相關研究。臺灣的標本因鰓絲較長且較多,目前暫列名為A. microlepis。(何宣慶編寫 2012/12)

棲所生態

深海底棲性,棲息深度在175-3048公尺。以深海無脊椎動物或魚蝦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北太平洋區海域,由日本四國島到白令海的拿瓦倫峽谷、加州灣與詹斯頓島等。臺灣產於西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在高緯度地區具有漁業經濟價值,常被底拖網捕獲。在臺灣相當稀少,不具利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