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pocryptodon madurensis  
發音 
Apocryptodon madurensis馬都拉叉牙鰕虎
by: 邵廣昭
命名者 (Bleeker, 1849) 棲息深度 0 - 5公尺
中文名 馬都拉叉牙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馬都拉叉牙鰕虎魚 
最大體長 9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花跳、臥齒鯊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尼馬都拉海峽 
同種異名 Apocryptes bleekeri, Apocryptes glyphisodon, Apocryptes madurensis, Apocryptodon bleekeri, Apocryptodon glyphisodon, Apocryptodon lomboyi, Apocryptodon malcolmi, Apocryptodon montalbani, Apocryptodon sealei, Apocryptodon taylori   
參考文獻 1.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2. 伍漢霖、鐘俊生等編著。2008。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五)-鰕虎魚亞目。科學出版社,北京。951 pp.  Bleeker, P. 184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778 ASIZP0075328 ASIZP0075573 NTUM01820 ZMH18932  
英文俗名 Madura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22;臀鰭:Ⅰ/ 22;胸鰭:22。縱列鱗 50~54;橫列鱗12~13;背鰭前鱗22~23。體延長,前部呈亞圓形,後部側扁。背、腹緣線皆頗為平直,尾柄短而高。吻背側頗為圓鈍。眼小,上側位,眼間隔狹小。口裂大。近乎水平狀,口裂延伸至前鰓蓋的後部;上頜前方齒直立,鈍尖,犬齒狀,每側14-17顆;下頜齒平臥,齒尖分叉,每側24-26顆。唇薄。鰓裂中大。體被有中小型的圓鱗,頭部、背前區亦被鱗,頦部、喉部、頰部及胸鰭基部均具鱗。第一背鰭以第2、3鰭棘較長;第二背鰭低而基底較長;尾鰭為尖矛形。體呈淡灰色;背側有5-6個不規則的褐色斑塊,體側中央約有5個暗色橢圓型的縱斑。頭及身體無其它明顯的黑色斑點。各鰭暗灰而透明;第一背鰭3-5硬棘上部通常具一黑斑;臀鰭下部黑褐色;胸鰭大部分深色,邊緣淡色。(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暖水性沿岸小型魚類,生活於河口汽水水域、沙岸、紅樹林及沿海沙泥地的環境。雜食性,以底藻、小型無脊椎動物、有機碎屑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由印度東岸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分布於西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