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athophilus kingi  
發音 
Bathophilus kingi四絲深巨口魚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Barnett & Gibbs, 1968 棲息深度 1 - 1100公尺
中文名 四絲深巨口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巨口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82 Stom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四絲深巨口魚 
最大體長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巨口魚 
世界分布 泛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中太平洋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Barnett, M. A. etc. 1968 
典藏標本 ASIZP0064177  
英文俗名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胸鰭條數:1 游離+3; 腹鰭軟條數:6; 背鰭軟條數:14; 臀鰭軟條數: 16;發光器排列:BR 6-7, IP 5-6, PV 13-15, VAV 13-15, AC 7, IC 39-41, OA 26-28;體長:全深暗黑色,自頭部至尾柄皆密佈許多小型發光器;身體縱列發光器較小型。下頷鬚長度大於2倍頭長。胸鰭離鰭長度約2 倍頭長。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層魚類,生態習性不甚清楚。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太平洋熱帶海域之中層洋帶。台灣分布於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