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enthodesmus tenuis  
發音 
Benthodesmus tenuis叉尾深海帶魚
by: 邱美倫
命名者 (Günther, 1877) 棲息深度 200 - 850公尺
中文名 叉尾深海帶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帶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74 Trichi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叉尾深海帶魚 
最大體長 23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開叉帶魚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澎湖 
棲息環境 深海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Benthodesmus benjamini, Lepidopus aomori, Lepidopus tenuis   
參考文獻 Fishbase(2005);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Günther, A. 1877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7258 ASIZP0057478 ASIZP0059948 ASIZP0067866 ASIZP0067955 ASIZP0068184 ASIZP0068215 ASIZP0068229 ASIZP0068230 ASIZP0068231 ASIZP0068232 ASIZP0803627 ASIZP0803716 ASIZP0803945 ASIZP0803976 ASIZP0803990 ASIZP0803991 ASIZP0803992 ASIZP0803993 ASIZP0900319 ASIZP0913627 ASIZP0913716 ASIZP0913945 ASIZP0913976 ASIZP0913990 ASIZP0913991 ASIZP0913992 ASIZP0913993 FRIP01359 FRIP03049 NMMBP02087 NMMBP02855  
英文俗名 Slender frostfish; Ribbon scabbard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甚延長,側扁,呈帶狀;尾極長,向後漸變細,但末端不成細長鞭狀。頭窄長,頭背面幾平直,前端尖銳,吻尖長。眼中大。口大,平直;下頜長於上頜;齒發達銳利,側扁而尖,排列稀疏,上頜前端具倒鉤狀大犬齒3對。鱗退化;側線在胸鰭上方不顯著向下彎,而後沿中部至尾端。背鰭起始於後頭部延伸至尾端,具XXXVII-XLII棘,78-89軟條;臀鰭始於體中央稍前方之下方,前半部棘狀化,通常埋於皮下,後半部鰭條外露,具II棘,69-72軟條;胸鰭短,末端可達側線上方;腹鰭小,僅I鱗狀棘和1軟條;尾鰭小而呈叉形。體銀白色,頜部、頭頂部及鰓蓋部黑色;各鰭淡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斜坡區底層。幼魚為中層大洋性魚。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及大西洋區在45°N - 30°S間之海域。臺灣發現於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為底拖網、延繩釣或鮪釣之意外漁獲物,不具經濟性之魚種。可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