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Gymnocranius grandoculis  
發音 
Gymnocranius grandoculis藍線白鱲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0) 棲息深度 20 - 170公尺
中文名 藍線白鱲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龍占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77 Lethri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藍線裸頂鯛 
最大體長 8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龍尖、白嘉鱲(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塞舌爾 
同種異名 Cantharus grandoculis, Dentex lethrinoides, Dentex rivulatus, Dentex robinsoni, Gymnocranium grandoculis, Gymnocranius grandocculis, Gymnocranius grandoculus, Gymnocranius griseus, Gymnocranius lethrinoides, Gymnocranius rivulatus, Gymnocranius robinsoni, Gymnocranius ruppellii, Paradentex marshalli ...共15筆..  
參考文獻 陳春暉(2004)澎湖的魚類;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6)  Cuvier, G. etc. 1830 Suzuki, K. etc. 1978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陳春暉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55752 FRIP20545  
英文俗名 Seabream; Robinson's sea bream; Blue-lined large-eye bream; Rippled barenose; Blue-lined large eye bream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呈長橢圓形,標準體長大於體高的2.3倍。吻尖。眼大,下緣不及吻端至尾叉中央部位的平行線。口端位;兩頜具犬齒及絨毛狀齒,下頜犬齒向外;上頜骨上緣平滑。頰部具鱗4列;胸鰭基部內側不具鱗;側線鱗數46-48;側線上鱗列數5.5。背鰭單一,不具深刻,具硬棘X,軟條10;臀鰭硬棘III,軟條10;胸鰭軟條14;尾鰭分叉,兩葉先端尖。體一致為銀白色至灰色,體鱗具窄褐色緣;頭部前部通常為褐色,且吻部及頰部具許多窄藍色波狀縱紋;幼魚之體側另散在5-6條橫向黑色帶。各鰭淡黃色或橘色,尾鰭通常呈暗褐色;胸鰭基部具一褐色斑帶。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及近海礁岩外緣之砂地上或碎石區的水域,棲息深度可達170公尺深。主要覓食底棲的甲殼類、頭足類或其他小魚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東非,東至南大南洲各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分布於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延繩釣、一支釣或底拖網等方式捕獲,為肉質鮮美的食用魚,適合各種的烹調方法。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