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picomacrurus kuronumai
Spicomacrurus kuronumai麥氏鏢吻鱈
by: 何宣慶
命名者 (Kamohara, 1938) 棲息深度 315 - 596公尺
中文名 麥氏鏢吻鱈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鼠尾鱈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15 Macro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麥氏鏢吻鱈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庫氏膜首鱈、鱈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高知縣 
同種異名 Hymenocephalus kuronumai, Hymenogadus kuronumai   
參考文獻 1.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13); 2. Iwamoto, T. and A. Williams 1999. Grenadiers (Pisces, Gadiformes) from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western and northwestern Australia. Proceeding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v. 51(no. 3): 105-243. 
典藏標本 ASIZP0065232 ASIZP0070247  
英文俗名 Kuronuma's whiptail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延長呈圓形;頭部稍平扁,頭骨薄而易碎。吻部短而銳,吻端有3個尖銳的板狀突起。口大,下位;頤部有一短鬚。第一背鰭之第II硬棘平滑,不具任何鋸齒,兩背鰭間距甚寬。腹鰭有一延長鰭條;胸鰭基部位置相當於第一背鰭起點。體被大而薄之弱棘鱗,極易脫落。發光器發達,由肛門前方一直伸展到胸鰭基部前方,兩端各有一晶體。體為粉紅色,體下半部銀色,腹部有黑色斑點。(2015/12/16 李茂熒、林沛立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350-500公尺之大陸坡水域,深海底棲性,緩慢游動於泥砂底質的海床上覓食小型蝦蟹。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以日本太平洋側以及台灣東部海域為主要發現地點。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