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Lophiodes naresi  
發音 
Lophiodes naresi奈氏擬鮟鱇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Günther, 1880) 棲息深度 150 - 500公尺
中文名 奈氏擬鮟鱇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鮟鱇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27 Lophi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奈氏擬鮟鱇 
最大體長 2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鮟鱇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阿德米拉提群島 
同種異名 Chirolophius moseleyi, Chirolophius murrayi, Lophius naresi   
參考文獻   Caruso, J. H. 1981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8227 ASIZP0062328 ASIZP0062537 ASIZP0062573 ASIZP0063283 ASIZP0064483 ASIZP0064505 ASIZP0064571 ASIZP0064573 ASIZP0065415 ASIZP0065894 ASIZP0067824 ASIZP0072260 ASIZP0800679 ASIZP0800680 ASIZP0800780 ASIZP0803585 ASIZP0910679 ASIZP0910680 ASIZP0913585 FRIP00643 NTOU-AE6119 NTOU-AE6120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2012-01-02,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Goos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扁平柔軟;頭部相對較為狹長;呈卵圓狀,軀幹部往後漸尖細。口極寬,開於頭前端;下頜明顯突出於上頜;上頜及前上頜齒1-2列,下頜齒4-5列,均可倒伏;鋤骨及腭骨均具齒;舌齒(第五角鰓骨)呈V字形排列。無鰓耙。體祼露不具鱗,頭部及體側具有發達皮瓣。頭骨及上頷骨表面光滑不具棘。鰓孔向前延伸至胸鰭基部前方。背鰭兩個,第一背鰭有VI棘;第I棘位於吻端,特化成吻觸手,末端餌球具兩黑色小球、旗狀皮瓣以及許多細絲;第II~VI棘相當粗,佈滿黑色皮瓣。胸鰭鰭條15-18;第二背鰭軟條8;臀鰭軟條6;脊椎骨數19。體背深褐色;腹面淺灰色;口腔粘膜一致為淡色。背、尾及胸鰭黑褐色及臀鰭深色;腹鰭淡色。本種與相似種納塔爾擬鮟鱇主要差異在背鰭II~VI相當強壯以及內蝶耳骨棘距離較窄。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近海砂泥底質海域。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度在150-500公尺間,行動遲緩,常匍匐於海底。肉食性。通常以吻觸手及餌球引誘獵物前來,在瞬間一口吸入獵物,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臺灣、菲律賓與海軍群島、 新幾內亞北方,南至阿拉弗拉海與澳洲。 

漁業利用

可食用,在海鮮餐廳販售,由於個體小,較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