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Naso mcdadei  
發音 
Naso mcdadei方吻鼻魚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Johnson, 2002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方吻鼻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方吻鼻魚 
最大體長 7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剝皮仔、打鐵婆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澳洲昆士蘭 
同種異名 Naso macdadei, Naso tuberosus   
參考文獻 Randall, J.E., 2001 Surgeonfishes of Hawai'i and the world. Mutual Publishing and Bishop Museum Press, Hawai'i. 123 p.  Randall, J. E.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806721 ASIZP0806726 ASIZP0806731 ASIZP0806732 ASIZP0806733 ASIZP0806734 ASIZP0806735 ASIZP0916721 ASIZP0916726 ASIZP0916731 ASIZP0916732 ASIZP0916733 ASIZP0916734 ASIZP0916735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Squarenose unicor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而側扁;尾柄部有二個盾狀骨板,各有一個龍骨突。頭小,隨著成長,在眼前方之額部逐漸突出而形成瘤狀突起。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齒,齒稍側扁且尖銳,兩側或有鋸狀齒。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背鰭硬棘V,軟條數28-31;臀鰭硬棘II,軟條數26-29。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外礁區斜坡。以藻類及大型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由非洲東部至澳洲大堡礁,北可至臺灣南部。臺灣發現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不常見之種,一般以流刺網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可食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