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Ophichthus bonaparti  
發音 
Ophichthus bonaparti鮑氏蛇鰻
by: ©Adams, Mary Jane
命名者 (Kaup, 1856) 棲息深度 1 - 20公尺
中文名 鮑氏蛇鰻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蛇鰻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81 Ophicht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鮑氏蛇鰻 
最大體長 7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鰻仔、硬骨篡、篡仔、硬骨仔、硬骨䲂(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澎湖 
棲息環境 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尼班達海摩鹿加群島 
同種異名 Ophichthus episcopus, Ophichthus garretti, Ophichthys bonaparti, Ophichthys bonapartii, Ophichthys episcopus, Ophichthys garretti, Poecilocephalus bonaparti   
參考文獻 Fishbase(2012);Chen, C.-H. (2004) Checklist of the fishes of Penghu. FRI Special Publication No. 4. 175 pp;McCosker, J.E. and P.H.J. Castle (1986) Ophichthidae. p. 176-186. In M.M. Smith and P.C. Heemstra (eds.) Smiths' sea fishes. Springer-Verlag, Berlin  McCosker, J. E. 2002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Napoleon snake eel; Saddled snaked-eel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全長為頭長的12-13倍;全長為體高的33-38倍。體中等延長,軀幹部略呈橢圓形,尾部較側扁。吻尖。下頜較上頜為短;口裂伸達眼後緣稍後垂直下方。眼中等大。上頜無鬚或皮突。齒小而尖細,上下頜及鋤骨齒皆為1列。背鰭起點在胸鰭末端上方。背鰭和臀鰭較高,清楚可見。尾端尖禿。胸鰭不延長,後緣較圓。新鮮魚體呈金黃色至乳白色,頭部及吻部散布大小不一的橘黃色大理石紋及斑點,體側另具約有18-27條黑色鞍帶。背、臀鰭緣具不規則的斑點。肛前側線孔約90個。脊椎骨數157-163。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潟湖或靠近珊瑚礁區的沙泥地,深度ㄧ般在1-10公尺深處,最深被發現於20公尺處。平時將身體隱於沙泥中僅露出頭部。以小型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西起東非、南非和Mascarenes西部,東到印尼、馬紹爾群島和社會群島,北部到澎湖群島(臺灣),南至新加勒多尼亞。 

漁業利用

罕見物種,無任何漁業利用,僅具有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