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Ostracoberyx dorygenys  
發音 
Ostracoberyx dorygenys矛狀巨棘鱸
by: 邵廣昭
命名者 Fowler, 1934 棲息深度 229 - 711公尺
中文名 矛狀巨棘鱸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巨棘鱸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40 Ostracoberyc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矛狀鰃鱸 
最大體長 188 mm SL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鱠、過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西南部、東北部、東沙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棉蘭老島 
同種異名 Ostracoberx dorygenys, Ostracoberyx dorygenis, Ostracoberyx tricornis   
參考文獻 Quéro & Ozouf-Costaz. 1991. Ostracoberyx paxtoni, nouvelle espèce des côtes est de l'Australie. Remarques sur les modifications morphologiques des Ostracoberyx au cours de leur croissance (Perciformes, Ostracoberycidae).  Fowler, H. W. 1934 Fowler, H. W. 1934 Fowler, H. W. 1934 
典藏標本 ASIZP0054590 ASIZP0057161 ASIZP0057364 ASIZP0064097 ASIZP0065674 ASIZP0066283 ASIZP0066318 ASIZP0066335 ASIZP0066346 ASIZP0066708 ASIZP0073812 ASIZP0073829 ASIZP0073881 ASIZP0080614 ASIZP0801526 ASIZP0801545 ASIZP0801550 ASIZP0901286 ASIZP0911526 ASIZP0911545 ASIZP0911550 ASIZP0916310 ASIZP0916326 ASIZP0916377 FRIP00769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高相對較高;尾柄相對較細;頭部緊密覆蓋許多骨板;前鰓蓋骨具強棘;鰓蓋骨後緣不具棘;眼睛相當大;兩個緊靠之背鰭,第一背鰭具有九個根棘背鰭,其第三棘較第四棘長,第二背鰭具有9-10軟條;臀鰭具三強棘以及7軟條。幼魚時頭部具有一尖瑞之骨狀突起,成魚退化。

棲所生態

底棲性。 

地理分布

印度太平洋地區,包含馬達加斯加、菲律賓、臺灣及日本。 

漁業利用

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