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Rouleina watasei  
發音 
Rouleina watasei渡瀨魯氏魚
by: 葉信明
命名者 (Tanaka, 1909) 棲息深度 316 - 1300公尺
中文名 渡瀨魯氏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黑頭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71 Alepocephal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渡瀨魯氏魚 
最大體長 2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黑頭魚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  模式種產地
日本相模灣 
同種異名 Aleposomus watasei, Xenodermichthys funebris   
參考文獻 Okamura, O., T. Kitajima and (eds) 1984. Fishes of the Okinawa Trough and the adjacent waters. Vol. 1. The intensive research of unexploited fishery resources on continental slopes. Japan Fisheries Resource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 Tokyo. v. 1: 1-414, Pls. 1-205; Yeh, H.-M., Lee, M.-Y., And K.-T. Shao. 2006. Ten Taiwanese new records of alepocephalid fishes (Pisces: Alepocephalidae) collected from the deep waters by the RV Ocean Reaearcher I. Journal of the Fisheries Society of Taiwan. V. 33(3):265-279.   Tanaka, S. 1909 Matsubara, K. 1950 
典藏標本 ASIZP0061602 ASIZP0063828 ASIZP0063830 ASIZP0063861 ASIZP0064269 ASIZP0064411 ASIZP0074775 ASIZP0080675 ASIZP0901331 FRIP00954  
英文俗名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頭大。眼大,吻端渾圓,吻部上方平滑,眼徑大於吻長;上頜較短,末端延伸至眼中線前方。上下頜骨均具1列齒列。鰓條骨6。體不被鱗片。側線非常明顯而發達,且具特化園鱗。背鰭和臀鰭位於身體的後端靠近尾柄的位置,臀鰭基底略短於背鰭基底,背鰭起點和臀鰭起點相同或略位於前方,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18-21,臀鰭軟條17-19;腹鰭小,位於體中部;尾鰭深叉。體色為深褐色至黑色,頭部及鰓蓋部位略帶藍黑色。

棲所生態

為棲息於水深316-1300公尺深的深海魚類,生態習性所知甚少。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西太平洋海域,日本駿河灣至菲律賓一帶海域,臺灣除西部沿岸較淺水域外皆有分布。  

漁業利用

深海魚類,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