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inogastromyzon nantaiensis  
發音 
Sinogastromyzon nantaiensis南臺中華爬岩鰍
by: 張詠青
命名者 Chen, Han & Fang, 2002 棲息深度 0 - 2公尺
中文名 南臺中華爬岩鰍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爬鰍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07 Balito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南臺中華吸鰍 
最大體長 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簸箕魚、木箕貼仔、石貼仔、棕簑貼、石碟仔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屏東荖濃溪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Chen, Han & Fang, 2003  Chen, I.-S., C.-C. Han etc.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75185 ASIZP0075186 ASIZP0806661 ASIZP0806662 ASIZP0916661 ASIZP0916662  
典藏基因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英文俗名 Southern Taiwan Chinese stream loach; Southern Taiwan sucker loach 
瀕危狀態 III 農委會2009/4/1公告: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NT 2017淡水魚紅皮書:NT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極為扁平,後部側扁,腹部平坦,背緣略隆起,尾柄短而粗狀。頭大,平扁。吻短寬而平直,前緣圓弧狀。口下位,位於腹面,口裂呈圓弧狀。上頜上方的腹面具4對短鬚。體被細小圓鱗,頭部及胸部的內側均裸出無鱗。側線完全,側線鱗50-52。背鰭基部較短,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後上方,軟條 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2(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腹鰭向兩側平展,內側互相靠近,後緣完全癒合成吸盤狀,6-8(不分枝軟條)+ 15-17(分枝軟條);胸鰭寬大而平展,末端已達腹鰭前部上方;尾鰭微凹形。體呈黃褐色,體背具有黑褐色圓斑,以尾部較為明顯;背、尾鰭具有暗色點狀條紋;胸鰭、腹鰭淡褐色,邊緣有點狀紋。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主要棲息於溪流中游地區的湍急的河段。屬於底棲性魚類,常以扁平的身體及胸、腹鰭平貼在石頭上。主要以底棲水生昆蟲及有機碎屑為食。 

地理分布

臺灣的特有種。本種目前僅發現於臺灣南部曾文溪及高屏溪中游的湍急主流區段。 

漁業利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