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phagemacrurus richardi  
發音 
Sphagemacrurus richardi里氏短吻鼠尾鱈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Weber, 1913) 棲息深度 538 - 1260公尺
中文名 里氏短吻鼠尾鱈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鼠尾鱈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15 Macro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里氏短吻長尾鱈 
最大體長 20.0 cm TL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里氏短吻長尾鱈、鱈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沙 
棲息環境 深海  模式種產地
弗洛勒斯海 
同種異名 Macrurus richardi   
參考文獻 Cohen, D. M. , T. Inada, T. Iwamoto and N. Scialabba 1990.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 10. Gadiform fishes of the world (order Gadiformes). An 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cods, hakes, grenadiers and other gadiform fishes known to date. 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isheries Synopsis No. 125, v. 10: i-x + 1-442. 
典藏標本 ASIZP0066087 ASIZP0066184 ASIZP0066192 ASIZP0066780 ASIZP0066910 ASIZP0066944 ASIZP0801570 ASIZP0801571 ASIZP0801572 ASIZP0911570 ASIZP0911571 ASIZP0911572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Richard's whiptail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延長,體高且側扁。頭部中等,口較小。吻鈍且略長,腹面不披鱗片,頤部有一短鬚,長度略小於眼俓的1/2。鰓被架7,鰓耙數8-11,腹鰭軟條數 8-10,腹鰭起點位於鰓蓋開口下方,胸鰭基底的前方。臀鰭起點則位於背鰭起點下方或略微超前,但肛門的位置約在腹鰭至臀鰭間距離約2/3處。尾前脊椎骨 11-12枚。體被中小型櫛鱗,棘刺細長而尖,排列成放射狀。(2015/12/16 李茂熒、林沛立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大陸坡水域,深海底棲性,緩慢游動於泥砂底質的海床上覓食小型蝦蟹。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