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qualogadus modificatus  
發音 
Squalogadus modificatus卵首鱈
by: 葉信明
命名者 Gilbert & Hubbs, 1916 棲息深度 600 - 1740公尺
中文名 卵首鱈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鼠尾鱈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15 Macrou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卵首鱈 
最大體長 3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鱈魚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西南部 
棲息環境 深海  模式種產地
日本豐後水道 
同種異名 Squalogadus intermedius   
參考文獻 1. Cohen, D.M., T. Inada, T. Iwamoto and N. Scialabba, 1990.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 10. Gadiform fishes of the world (Order Gadiformes). An 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cods, hakes, grenadiers and other gadiform fishes known to date. FAO Fish. Synop. 125(10). Rome: FAO. 442 p. ;2.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   Gilbert, C. H. etc. 1916 Endo, H. etc. 1994 Endo, H. etc. 1994 Endo, H., D. Tsutsui etc. 1994 
典藏標本 ASIZP0064070 ASIZP0075044 ASIZP0075058 ASIZP0806586 ASIZP0806600 ASIZP0916586 ASIZP0916600  
典藏基因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英文俗名 Tadpole whiptail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頭相當大而圓,腹部亦彭大,尾部細長,整個身體狀似蝌蚪。眼位於上頜前部上方,相當小,僅約為頭長之1/10。口部下位,不具下頜鬚。第一鰓弓外側鰓耙平板狀,其下方與鰓腔相連。頭部具不規則且帶小棘的鱗片。單一背鰭,鰭條相對低矮,無硬棘;臀鰭基部亦相當長;腹鰭存在,相當小,具有5根鰭條。體呈灰黑色。(何宣慶、林沛立編寫 2012/12)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在深海大陸斜坡及大陸隆起堆,棲息深度在600-1740公尺間,屬深海區魚類。肉食性,以深海無脊椎動物及魚類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大西洋及印度-太平洋區。臺灣主要發現於西南部的南海水域。 

漁業利用

不具漁業經濟價值。偶被研究船捕獲,具有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