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Torquigener brevipinnis  
發音 
Torquigener brevipinnis黃帶窄額魨
by: ©海洋生物博物館
命名者 (Regan, 1903) 棲息深度 34 - 100公尺
中文名 黃帶窄額魨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四齒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509 Tetraodon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黃帶窄額魨 
最大體長 8.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氣規、規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Tetrodon brevipinnis, Torguigener brevipinnis   
參考文獻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5)  Regan, C. T. 1903 Hardy, G. S. 1984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4602 ASIZP0055295 ASIZP0055296 ASIZP0070158 NMMBP02667 NMMBP08841  
英文俗名 Pufferfish 
瀕危狀態 DD IUCN 瀕危狀態:數據缺乏(DD)  1996-08-01   
形態特徵

體亞圓筒形,稍側扁,體前部粗圓,向後漸細,尾柄長圓錐狀。鼻孔小,每側2個,鼻瓣呈卵圓形突起。體腹側下緣具一縱行皮褶。體背自鼻孔至背鰭前方具稀疏排列小棘,腹面自鼻孔下方至肛門前方有小棘,頭側和胸鰭後方亦有小棘。鰓孔內側白色。背鰭尖形,位於體後部,具軟條8-10,明顯位於臀鰭之前;臀鰭與其同形,具軟條7-8;無腹鰭;胸鰭短寬,近方形,後緣稍圓,具軟條14-17;尾鰭寬大,截形。體背部及側面為淺褐色,腹面乳白色;體背部和側面佈滿大小不一的黑褐色小斑點;頭側頰部有5條褐色帶;體側另具一分成數段之黃色縱行帶。背、臀鰭自色;尾鰭淺褐色,上方鰭條上有多個褐色小斑排列;胸鰭淺褐色。

棲所生態

熱帶及亞熱帶近海底層小型魚類。肉食性,主要以軟體動物、甲殼類、棘皮動物及魚類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日本、臺灣、印尼、巴布新幾內亞及澳洲等。臺灣西部及南部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具毒性之小型魚類,不具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