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Trichiurus nanhaiensis  
發音 
Trichiurus nanhaiensis南海帶魚
by: 李柏鋒
命名者 Wang & Xu, 1992 棲息深度 0 - 200公尺
中文名 南海帶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帶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4 Trichi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南海帶魚 
最大體長 12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帶魚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西太平洋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Kwok, K.Y. and I.H. Ni, 2000 Age and growth of cutlassfishes, Trichiurus spp.,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Fish. Bull. 98(4):748-758.  Wang, K.-L., L.-Y. Liu, F. You etc. 1992 
典藏標本 ASIZP0063684 ASIZP0063685 ASIZP0064474 ASIZP0064873 ASIZP0072388 ASIZP0072389 ASIZP0072390 ASIZP0072391 ASIZP0072778 ASIZP0072825 ASIZP0072827 ASIZP0072833 ASIZP0072834 ASIZP0072835 ASIZP0072836 ASIZP0074021 ASIZP0800308 ASIZP0805451 ASIZP0805496 ASIZP0805498 ASIZP0805501 ASIZP0805502 ASIZP0805503 ASIZP0805504 ASIZP0915451 ASIZP0915496 ASIZP0915498 ASIZP0915501 ASIZP0915502 ASIZP0915503 ASIZP0915504 MTP0101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2012-10-15,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Silverfish; Hairtail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甚延長,側扁,呈帶狀;尾細短,尾柄與肛前長的比例僅達30-33%左右。體甚延長,側扁,呈帶狀。尾細短,尾柄與肛前長的比例僅達30-33%左右。頭窄長,頭背面斜直或略突起,前端尖銳,吻尖長;左右額骨癒合。眼中大;虹彩淡黃色。口大且平直;下頜長於上頜;齒發達銳利,側扁而尖,排列稀疏,上頜前端具倒鉤狀大犬齒。鱗退化;側線在胸鰭上方顯著向下彎,而後沿腹緣至尾端。背鰭起始於後頭部延伸至尾端;臀鰭退化,臀鰭起始於背鰭第39-41軟條之下方的相對位置,但通常埋於皮下;胸鰭短,末端可達側線上方;無尾鰭與腹鰭。背鰭具有3根硬棘,132-139根軟條;胸鰭具有11根軟條;脊椎骨數157-170;腹脊椎骨數39-41;肛門前背鰭數39-41。體銀白色;背鰭及胸鰭淺黃色;尾端呈暗色。最大體長可達60公分,據報導體長28.2公分以上可達到性成熟。本種的體型明顯小於一般的白帶魚(Trichiurus lepturus)。(2020-6-17 黃世彬 編寫)

棲所生態

暖溫水域中底層洄游性魚類,一般棲息於近泥砂或泥質之大陸棚沿岸水域,一般棲息水深範圍為20-50公尺間,但也會游至150公尺深,甚至更深的水域,產卵時則洄游至淺海水域。喜弱光,有明顯日夜垂直分布之習性,白天游至深水層,黃昏、夜間及清晨則上游至表層,具群游性。肉食性,性貪食,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包括日本南部、臺灣、菲律賓、南中國海、印度以及印尼等。臺灣各地沿海均有分布。 

漁業利用

臺灣各地海域均產,數量尚稱普遍。主要由一支釣、底拖網及巾著網等漁法捕獲,盛漁期在春季與夏季間。本種魚也是西南部沿岸季節性重要之海釣目標魚種。肉質佳,但體型較小,以油炸或煎食為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