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Dysalotus alcocki  
發音 
Dysalotus alcocki阿氏線棘細齒鰧
by: ©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Aquatic Biodiversity (SAIAB)
命名者 MacGilchrist, 1905 棲息深度 1000 - 2100公尺
中文名 阿氏線棘細齒鰧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叉齒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32 Chiasmodon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阿氏線棘細齒鰧 
最大體長 22.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黑狗母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  模式種產地
孟加拉灣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Johnson, R.K. and M.J. Keene, 1986. Chiasmodontidae.. p. 731-734. In M.M. Smith and P.C. Heemstra (eds.) Smiths' sea fishes. Springer-Verlag, Berlin.;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MacGilchrist, A. C. 1905 Smith, M. M. etc. 1986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Deepsea swallow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頭延長,吻部圓,吻長較眼徑長。眼小。口極大且能擴張。前頜骨及上頜骨細長;上下頜骨具絨毛齒帶。體裸露無鱗;側線上下各具數列小棘。背鰭2個,第一背鰭較小,具硬棘X-XI;第二背鰭基底長,具軟條26-28;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具硬棘I,軟條26-28;胸鰭稍長,但末端未達第二背鰭基底起始點下方;尾鰭叉形。體一致為黑褐色或黑色。

棲所生態

中層大洋性至底層大洋性魚,常被發現於深達1000公尺以上的水域。以捕食魚類為生,常常所捕捉的獵物遠比自己的身體為大。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及溫帶海域。臺灣分布於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無經濟價值性,常作下雜魚處理。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