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Amphiprion polymnus  
發音 
Amphiprion polymnus鞍斑雙鋸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棲息深度 2 - 30公尺
中文名 鞍斑雙鋸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雀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1 Pomacent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鞍斑雙鋸魚 
最大體長 13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鞍背小丑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印度 
同種異名 Amphiprion bifasciatus, Amphiprion bifasciatus annamensis, Amphiprion intermedius, Amphiprion laticlavius, Amphiprion polynemus, Amphiprion trifasciatus, Anthias bifasciatus, Coracinus seu Sciaena unimaculata, Coracinus unimaculata, Lutjanus jourdin, Paramphiprion hainanensis, Perca polymna, Sciaena unimaculata ...共13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5);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8085 ASIZP0067474 ASIZP0070510 ASIZP0802923 ASIZP0912923 FRIP22442 NTUM06731  
英文俗名 Saddleback anemonefish; Saddle back clown; Saddleback clownfish; White-tipped anemonefish; Brownsaddle clow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 1.7-2.0倍。吻短而鈍。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圓錐狀。眶下骨及眶前骨具放射性鋸齒;各鰓蓋骨後緣皆具鋸齒。體被細鱗;側線之有孔鱗片 34-35個。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略呈圓形,硬棘X-XI,軟條 12-16;臀鰭硬棘II-III,軟條12-16;胸鰭鰭條18-19;雄、雌魚尾鰭皆呈截形或圓形。體由黃褐色至黑色,各鰭暗褐色;胸鰭黃色或淡色;尾鰭上下葉緣具白寬帶環繞。眼後具一寬垂直白色;背鰭軟條部延伸至肛門另具一白色斜寬帶,此帶隨著成長而逐漸退縮呈鞍狀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底質為沙地之潟湖及含沙地之礁區,棲息深度可達約30公尺。主要和生長在沙地的海葵行共生之行為,喜歡共生的海葵有Heteractis crispaStoichactis haddoni等,體表之黏液可保護自己不被海葵傷害。行一夫一妻制。雜食性,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印尼、馬來西亞至所羅門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臺灣南部有發現,但罕見。 

漁業利用

本身體色豔麗以及與海葵共生之習性,使其成為受歡迎之水族觀賞魚。目前已能人工繁殖。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