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larias batrachus
Clarias batrachus蟾鬍鯰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棲息深度 0 - 20公尺
中文名 蟾鬍鯰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鬍鯰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152 Clari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蟾鬍鯰 
最大體長 4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土殺、泰國土虱、塘虱魚、泰國鯰、念仔魚、小丑武士 
世界分布 東南亞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河口、淡水  模式種產地
爪哇 
同種異名 Clarias assamensis, Clarias betrachus, Clarias punctatus, Clarius bartrachus, Clarius batrachus, Macropteronotus magur, Silurus batrachus   
參考文獻 陳義雄、黃世彬、劉建秦。2010。臺灣的外來入侵淡水魚類 (Alien, invasive freshwater fishes in Taiwan)。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Ng, H.H. etc. 2008 陳義雄, 黃世彬, 劉建秦 著 2010 
典藏標本 ASIZP0080372 NTUM06479 USNM00192937 USNM00192938  
英文俗名 Walking cat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與鬍鯰(Clarias fuscus)極為相似,差異在於本種魚的背鰭鰭條數為64-74;臀鰭鰭條數為47-58。

棲所生態

廣泛棲息於河流、溝渠、湖沼與稻田等具泥質地之水體中。常群集於岸邊暗處或洞穴中,能長期間離水,遷移能力強。為夜行的底層活動魚類,食性廣,不僅捕食小魚、蝦,也攝食腐敗的動植物碎屑。雄魚會築巢與護幼之行為。  

地理分布

原產於東南亞,因食用養殖之故,現在臺灣各地水域可見。 

漁業利用

為養殖食用魚。本種通常以枸杞燉之,具食補作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