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Parupeneus crassilabris
Parupeneus crassilabris粗唇海緋鯉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1) 棲息深度 1 - 50公尺
中文名 粗唇海緋鯉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鬚鯛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82 Mul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粗唇副緋鯉 
最大體長 3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秋姑、鬚哥、蓬萊海鯡鯉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新幾內亞 
同種異名 Parupeneus bifasciatus, Parupeneus trifasciatus, Upeneus bifasciatus, Upeneus crassilabris, Upeneus semifasciatus   
參考文獻 Randall, J.E., 2004. Revision of the goatfish genus Parupeneus (Perciformes: Mullidae),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Indo-Pac. Fish. (36):64 p.   Cuvier, G. etc. 1831 
典藏標本 ASIZP0058846  
英文俗名 Two-saddle goatfish; Two barred goatfish; Yellowstripe goatfish; Two-barred goatfish; Twosaddle goatfish; Doublebar goatfish; Double-bar goatfish; Joe Louis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胸鰭軟條15-16(極少15);鰓耙7-10+27-31(總數35-40);標準長為體高的2.65-3.1倍(體高隨著魚齡而遞增);標準長為頭長之2.8-3.15倍;頭長為吻長之1.75-1.95倍;觸鬚短,頭長為觸鬚長之1.45-1.75倍;頭長為最長背棘長之1.4-1.6倍;最後背鰭軟條長為倒數第二背鰭軟條長之1.2-1.5倍;頭長為胸鰭長之1.25-1.45倍;頭長為腹鰭長之1.2-1.4倍。體白色,鱗緣黃色或灰黃色,後緣常擴展成顯眼的黃色斑點;軀幹的上三分之二區域具有兩個大型橢圓黑斑,其中第一橢圓黑點位於第一背鰭棘前之下部,第二橢圓黑點位於第二背鰭棘前半或過半的下部,並延伸到鰭基部;頭部眼後另具一個大黑斑,範圍涵蓋大部分眼眶,並且斜下擴散至嘴角上方;第二背鰭寬廣的外圍部分與臀鰭為藍底搭配鑲斜細深色邊之黃帶;尾鰭有灰藍與黃色條紋;虹彩內緣亮紅色。以前所記錄之三帶海緋鯉(Parupeneus trifasciatus)為印度洋種;島棲海緋鯉(Parupeneus insularis)為中西太平洋種;雙帶海緋鯉(Parupeneus bifasciatus)為同種異名。鑑別特徵為三帶海緋鯉:體側兩條黑色橫帶,分別位於各背鰭之正下方,向下延伸幾達腹側邊緣(有時於尾柄背側會有一條較不明顯的第三條深色橫帶) (分布範圍從阿曼、非洲東岸至安達曼海與印尼西南部);島棲海緋鯉:體側有兩條非常寬的暗棕到淺黑色橫帶,第一橫帶位於頭後,第二橫帶位於第二背鰭與臀鰭之間並且延伸至尾柄,眼眶處無黑斑(分布範圍從小笠原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吐瓦魯、庫克群島以及除了復活島之外的大洋洲島嶼)。(林沛立編寫 20130418)

棲所生態

白天時獨自或三五成群的游動在礁區外圍的砂泥地上,用敏銳的觸鬚,探索躲藏在砂泥地的食物,例如多毛類、甲殼類等;夜晚來臨時,則在平坦的砂泥地上靜靜的獨眠。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東印度洋以及西太平洋:東印度至斐濟、東加及加羅林群島,北至琉球群島,南至澳洲等。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流刺網、延繩釣等漁法捕獲,肉味鮮美,適宜紅燒或油煎。特殊之覓食行為,故常被水族館做展示用。在臺灣南部及蘭嶼終年都可釣。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