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terygoplichthys disjunctivus
Pterygoplichthys disjunctivus野翼甲鯰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Weber, 1991) 棲息深度 0 - 30公尺
中文名 野翼甲鯰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甲鯰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134 Loricar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野翼甲鯰 
最大體長 7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琵琶鼠、清道夫、垃圾魚 
世界分布 南美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南部、恆春半島、東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巴西亞馬遜流域 
同種異名 Liposarcus disjunctivus   
參考文獻 陳義雄、黃世彬、劉建秦。2010。臺灣的外來入侵淡水魚類 (Alien, invasive freshwater fishes in Taiwan)。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陳義雄, 黃世彬, 劉建秦 著 2010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Vermiculated sailfin cat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 I+10-14;臀鰭I+3-5。與豹紋翼甲鯰(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相類似,差異在於本種魚腹面的花紋呈蠕狀而非點狀,但同時在臺灣野外水域亦常看到腹面花紋是介於這兩種魚體色的中間型,可能是這兩種的雜交種,因此有關於這兩種魚間的分類關係,仍須進一步研究。Liposarcus disjunctiv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廣泛棲息於河川中下游流速緩慢的水域、溝渠、水池或湖泊,常群體聚集。屬於底棲性碎屑雜食性魚,利用特化的吸盤狀口器刮食附著性的微小藻類生活。對於水質的污染容忍度很高,在低溶氧的中度污染水域仍可見其蹤跡。  

地理分布

原產於南美洲馬德拉河流域。現因屬觀賞魚之故,被引入其自然分區區以外的國家,包括臺灣。 

漁業利用

屬於觀賞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