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seraggodes orientalis
Aseraggodes orientalis東方櫛鱗鰨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Randall & Senou, 2007 棲息深度 3 - 23公尺
中文名 東方櫛鱗鰨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501 Sole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東方櫛鱗鰨 
最大體長 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龍舌、鰨沙、比目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  模式種產地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Randall, J. E. and H. Senou 2007. Two new soles of the genus Aseraggodes (Pleuronectiformes: Soleidae) from Taiwan and Japan. Zoological Studies v. 46 (no. 3): 303-310.   John E. Randall etc. 2007 
典藏標本 SAIAB34992Paratype  
英文俗名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卵形,極側扁;兩眼在右側,眼間隔處具鱗片。前鼻管單一短小,伸達至極短小的後鼻管之前。頭短鈍。口小,近下位,僅盲側上下頜具細齒帶;腭骨無齒。兩 側體側皆被櫛鱗,側線被圓鱗。背鰭與臀鰭基部無孔,背鰭、臀鰭鰭條不分枝,或僅末端分枝,鰭膜上不被鱗;無胸鰭;腹鰭左右對稱或近對稱,眼側者基底短;尾鰭與背﹑臀鰭分離。眼側體淡黃色,並有許多不規則深褐色小斑點,鰭條透明但散佈深褐色小點;盲側淡黃白色,鰭色也較淡。

棲所生態

稀少的魚種,生態習性所知甚少。  

地理分布

目前僅知三尾標本,分別來自臺灣墾丁的後壁湖以及日本四國的鹿島  

漁業利用

罕見,不具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