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Pseudogobius taijiangensis
Pseudogobius taijiangensis台江擬鰕虎
by: 黃世彬
命名者 Chen, Huang & Huang, 2013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台江擬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最大體長 4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縱紋擬鰕虎 
世界分布 臺灣至南中國海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西南部、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河口  模式種產地
臺灣臺南市北門區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Chen I-S., Huang S. P., Huang K. Y. 2013. A new species of genus Pseudogobius popta (Teleostei: Gobiidae) from brackish waters of Taiwan and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lement, 21: 130-134.  I-Shiung Chen, Shih-Pin Huang, etc. 2013 
典藏標本 ASIZP0080850 ASIZP0080851 ASIZP0080852 ASIZP0807584 ASIZP0807585 ASIZP0807586 ASIZP0917584 ASIZP0917585 ASIZP0917586  
英文俗名 Taijiang fat-nose goby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略延長,前方圓鈍而後部側扁。頭中大,眼大且位置高。雄魚吻部稍微長於雌魚,口裂大小中等,雄魚口裂略較雌魚大,可延伸至瞳孔中點的垂直下方位置,雌魚則僅延伸至眼窩前緣的垂直下方位置;吻部閉合時,上頜略微較下頜突出。前鼻孔有較長的管狀邊緣突起,向前延伸突出於上唇。鰓裂的位置約為後鰓蓋的中央。後鼻孔則僅為一圓形孔洞。脊椎骨數10+16=26。第一背鰭鰭條數VI;第二背鰭鰭條數I/6-8;臀鰭鰭條數I/6-7;胸鰭鰭條數14-17;縱列鱗數26-28;橫列鱗數8-9;背鰭前鱗列數8-9;胸鰭基部上方起始點至第一背鰭基部起始點鱗列數6-7。成熟雄魚及雌魚的第一背鰭略呈圓弧形,各硬棘都沒有絲狀延長的現象,而在所有第一背鰭的硬棘中,II及III最長,同時雄魚略長於雌魚。將第一背鰭壓平時往後延伸,在雄魚最長可抵達第二背鰭的前緣基部;而雌魚僅僅抵達距離第二背鰭前緣基部約一個鱗片的位置。臀鰭的起點相對於第二背鰭的第一根軟條基部之垂直位置;胸鰭平貼時,末端抵達距離肛孔一個鱗片的垂直位置;腹鰭大而近似圓形;尾鰭呈橢圓形,且具有圓形後緣。體側被覆著大型櫛鱗,背前鱗區及後鰓蓋被覆著大型圓鱗,腹側腹鰭前方區域被覆著小型圓鱗,頭背部前方區域則裸露無鱗。後鰓蓋區域被覆著小型圓鱗,頰部裸露無鱗。 頭部及軀體底色為淺褐色或淺黃褐色,體側中間區域具有5-6個形狀破碎的水平分布黑褐色斑塊,且體側通常具有一些黑褐色細縱紋連接各個斑塊。體鱗具有黑褐色邊緣。成熟雄魚與成熟雌魚具有相當不同的體色表現。成熟雄魚後鰓蓋的下緣區域為黃色,雌魚則為淡黃白色。成熟雄魚腹面為黃色或鮮黃色,雌魚則為淡黃白色。眼窩下方具有一條黑褐色粗條紋,往下傾斜的延伸至頰部的中央區域,眼窩前緣下方另外有一條黑褐色粗條紋,往前傾斜的延伸至吻部的前緣。胸鰭基部的中上方區域具有一個明顯的黑褐色斑塊。尾鰭基部具有兩個上下排列的黑褐色斑塊,上方的斑塊皆大於下方的斑塊,而兩個斑塊前端稍微彼此相連,形成“ < ”的形狀。成熟雄魚第一背鰭的鰭膜呈淺黃褐色或是淺紅褐色,鰭膜在IV-VI之間的上緣區域通常具有一個大型的深藍色圓形斑塊;成熟雌魚第一背鰭的鰭膜呈淺灰褐色或是淺灰白色,鰭膜在V-VI之間的上緣區域通常具有一個小型的黑色圓形斑塊。成熟雄魚第二背鰭鰭膜呈淺黃褐色或是淺紅褐色,雄魚與雌魚在中間區域皆具有2-3列水平分布的黑色點紋。成熟雄魚胸鰭淺灰色。成熟雄魚臀鰭鰭膜呈淺橘黃色,鰭條則為淺灰色,並具有狹窄的白色邊緣;成熟雌魚的臀鰭鰭膜呈淺灰白色。成熟雄魚的尾鰭鰭膜呈淺紅褐色,下緣區域為淡黃色或黃色;成熟雌魚呈淺灰褐色或淺灰白色,成熟雄魚與雌魚的尾鰭鰭膜皆具有4-7列黑色線紋(2018/04/16 黃世彬編寫)。

棲所生態

棲息於河口與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水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臺灣與中國。 

漁業利用

無漁業利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