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icyopus auxilimentus
Sicyopus auxilimentus砂棲瓢眼鰕虎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Watson & Kottelat, 1994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砂棲瓢眼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砂棲瓢眼鰕虎 
最大體長 8 cm SL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砂棲黃瓜鰕虎、狗甘仔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河口、淡水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萊特島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Watson & Kottelat (1994);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周及高,2011)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Red-lip sicyopus 
瀕危狀態 III 農委會公告: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DD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為亞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與腹緣平直。頭部平扁,頭頂部與項部內凹,頭長約為體長的1/4左右。眼上側位,眼上部突出頭頂部,兩眼間距略凹,眼間距與眼徑相等。吻部略尖,吻長大於眼徑。上頷較下頷略為前突,上頷骨可延伸至眼中部下方處。體呈黃棕色,體表前部無鱗。公魚於第一背鰭下方處至第二背鰭中部下方處之體表有一群紫藍色鑲於鱗片上的斑點,斑點群約十多個~三十多個不等。後部體表為橘紅色。雌魚之體表則色彩較素無鮮豔的顏色,體色呈灰褐色。具背鰭2枚。第一背鰭鰭棘頗長,以第4根鰭棘最長,延長呈絲狀,其延伸可達第二背鰭中部處,鰭膜以橄欖綠色為主,鰭棘間的鰭膜有帶紅色條紋。第二背鰭鰭基頗長,下部之鰭膜為橄欖綠,中部之鰭條間鰭膜有一紅色斑點,上部鰭膜為藍黑色。胸鰭為長圓形,鰭膜黃色。腹鰭癒合呈吸盤狀。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基底長與第二背鰭相等,中下部鰭膜以橄欖綠為主,中部之鰭棘間有紅色斑點,上部鰭膜帶黑色,鰭緣亮藍。尾鰭為長圓形,內緣鰭膜為橄欖綠,外緣灰白透明,鰭棘微黑。雌魚則各鰭顏色均為透明狀。原紀錄宿霧黃瓜蝦虎(Sicyopus cebuensis Chen & Shao, 1998)為本種之同種異名(Keith et al., 2015)(周銘泰2020/04/12)

棲所生態

暖水性小型魚類,生活於小型清澈著溪河中。  

地理分布

分布於台灣南部及東部的河川水域。2007年首度於台灣發現,為台灣新紀錄物種。 

漁業利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