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Dermogenys siamensis
Dermogenys siamensis暹羅皮頦鱵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Fowler, 1934 棲息深度 0 - 1公尺
中文名 暹羅皮頦鱵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異鱗鱵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12 Zenarchopte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暹羅皮頦鱵 
最大體長 6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淡水鱵、補網師、水針 
世界分布 東南亞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河口、淡水  模式種產地
泰國清邁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Freshwater Halfbeak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下頜明顯較長於上頜。雄魚與雌魚的臀鰭形狀不同。小型魚類,雌魚體型明顯較雄魚大。成熟雄魚的標準體長最大約4公分,雌魚標準體長最大約6公分。偏好活動於水域表層。以水中的小型甲殼類及昆蟲等為食。胎生,一次產下10-30尾小魚。(黃世彬 2020/11/25)

棲所生態

在原產地,分布於淡水以及半淡鹹水的河川、湖泊或池塘淺水域及靜止水域中,罕見於海域。在臺灣,發現於南部高屏溪河川下游平原區的緩流水域,活動於水體的表層。 

地理分布

原產於東南亞的泰國、越南以及柬埔寨。在臺灣為外來入侵種。臺灣分布於高屏溪下游,但數量尚不普遍。 

漁業利用

數量不多,可在高屏溪下游河域的淺水域緩流處發現。具有觀賞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