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calicus orientalis
Scalicus orientalis東方叉吻魴鮄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Fowler, 1938) 棲息深度 ? - 510公尺
中文名 東方叉吻魴鮄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黃魴鮄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11 Peristed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東方叉吻魴鮄 
最大體長 15.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東方紅魴鮄、東方平面黃魴鮄、雞角、角仔魚、角魚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沙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  模式種產地
印尼馬肯島外海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典藏標本 ASIZP0067857 ASIZP0803618 ASIZP0913618  
英文俗名 Gurnard; Searobin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稍側扁;頭部扁平,邊緣近平直,由上往下看近三角形。吻突較眼徑為短,呈正三角形。上下兩頜皆無齒。下頜具觸鬚,最長延伸至眼睛的前緣。前額中央部位具小棘;眶後骨棘尖銳且堅硬;前鰓蓋棘銳利且堅硬,較鰓蓋棘為長;鰓蓋棘有一對,一個較小,另一個較大。肛門前方有二對腹板。體被骨板狀鱗。體為淡紅色,背鰭邊緣為灰黑色,鬚的顏色為紅色帶灰黑色。(2021/07/30 黃世彬編寫)

棲所生態

底棲性魚類,主要棲息於大陸棚至深海的砂泥底質海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新喀裡多尼亞、土佐灣、東海、菲律賓和印尼海域等。在台灣目前只發現於東沙島外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拖網漁船捕獲較多,因身上附骨板,大多充作下雜魚等用途。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