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larias gariepinus
Clarias gariepinus尖齒鬍鯰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Burchell, 1822) 棲息深度 0 - 60公尺
中文名 尖齒鬍鯰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鬍鯰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152 Clari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尖齒鬍鯰 
最大體長 17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北非鬍子鯰、北非塘虱魚、非洲塘虱魚 
世界分布 非洲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 
棲息環境 淡水  模式種產地
南非開普省瓦爾河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North African cat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頭部平斜,後部側扁;頭背部具骨板。背鰭鰭條軟條數61-80;臀鰭鰭條軟條數45-65;脊椎骨數56-63。體高是標準長度的6-8倍。吻寬且圓;眼睛位於上側且相對較小。前上頜和下頜的牙齒小而細,排列成幾排; 12公分以上的魚隻的鼻鬚長度為頭長的1/5-1/2倍,體型較小的魚隻為頭長的1/2-4/5;上頜鬚很少短於頭部,通常稍長並達到背鰭起點和腹鰭相對位置之間的中間點。本魚種的鰓耙數量很多,從 24 到 110 不等,數量隨著魚的大小而增加;鰓耙長、細長且位置緊密。枕突與背鰭基部的距離短;背鰭幾乎往後延伸到達尾鰭;胸鰭從鰓蓋延伸到第一背鰭鰭條以下。胸鰭硬棘鋸齒的數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側線從頭部後端到尾鰭基部中間呈白色細線;感覺管的開口有明顯的斑點。體表裸露無鱗,皮膚光滑,多黏液。大多數個體的體側具有雲狀或不規則斑點。(2021/8/30 黃世彬 編修)

棲所生態

在台灣分布於大型河川下游、湖埤等水域。能長期間離水,遷移能力強。為夜行的底層活動魚類,食性廣,捕食多種水生動物。在台灣屬於外來入侵魚種。由於掠食性強,本種已經在一些引入的國家造成生態問題。 

地理分布

非洲:幾乎在非洲廣泛分布。 亞洲則分布在約旦、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和土耳其南部。 廣泛引入非洲、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 

漁業利用

在台灣屬於外來入侵魚種,引入作為養殖食用魚。本種目前在台灣較少養殖。為可食用的魚種。本種因具掠食性,可造成生態問題,因此本魚種應避免放生或使其逸出野外。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