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Acanthurus pyroferus  
發音 
Acanthurus pyroferus火紅刺尾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Kittlitz, 1834 棲息深度 4 - 60公尺
中文名 火紅刺尾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刺尾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0 Acanthu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黑鰓刺尾魚 
最大體長 2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巧克力倒吊、黃倒吊、倒吊(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加羅林群島 
同種異名 Acanthurus armiger, Acanthurus celebicus, Acanthurus fuscus, Acanthurus leucocheilos, Acanthurus leucosternon, Acanthurus tristis, Hepatus celebicus, Hepatus leucosternon, Hepatus pyriferus, Hepatus pyroferus, Rhombotides celebic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418 ASIZP0059649 ASIZP0063485 ASIZP0066306 ASIZP0700001 ASIZP0700154 ASIZP0801013 ASIZP0911013 BPBMI23137 FRIP22370 NMMBP05162 NTUM00100Holotype NTUM00920 NTUM01098 NTUM01099 NTUM01100 NTUM01103 NTUM07269 NTUM08519 NTUM08529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Orange-gilled surgeonfish; Yellowspot surgeon; Chocolate surgeonfish; Mimic surgeon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隨著成長而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VII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幼魚時尾鰭呈圓形,隨著成長逐漸呈彎月形,成魚時上下葉延長。幼魚體色共有3種型態:一為一致呈黃色;二為呈黃色,但鰓蓋、背鰭、臀鰭及尾鰭具藍緣,此為模仿黃尾刺尻魚(Centropyge ferrugatus)之體色;三為呈淡灰綠色,後部逐漸變黑色,此為模仿福氏刺尻魚(Centropyge vrolicki)之體色。隨著成長,體逐漸呈黃褐色,成魚呈暗褐色,體側不具任何線紋,但在胸鰭基部上下具大片橘黃色斑駁,鰓蓋後部具黑色寬斜帶。背鰭及臀鰭黑褐色,鰭緣為黑色,基底各具一黑色線紋;尾鰭黑褐色,具黃色寬線緣;胸鰭及腹鰭黑褐色;尾柄棘溝緣為黑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潟湖外側、近潮池之礁區或礁砂混合區,棲息深度一般在3-40公尺以內,最深可達60公尺。幼魚則活動於水表層至水深3公尺處。以附著藻類、矽藻或有機碎屑為食。稚魚會擬態成刺尻魚(Centropyge spp)的主要原因是這些蓋刺魚科的小型魚類,生性害羞,活動很隱密,因此掠食者早已學習到不可能捕食到它們。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塞昔爾,東至馬貴斯及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曾發現,以北部、東北部海域最多。 

漁業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