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Aldrovandia phalacra
Aldrovandia phalacra裸頭海蜴魚
by: 李柏鋒
命名者 (Vaillant, 1888) 棲息深度 500 - 2300公尺
中文名 裸頭海蜴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海蜥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072 Halosau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裸頭海蜴魚 
最大體長 5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海蜥魚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  模式種產地
摩洛哥 
同種異名 Aldrovandia kauaiensis, Halosaurichthys nigerrimus, Halosauropsis kauaiensis, Halosauropsis verticalis, Halosaurus phalacrus   
參考文獻 McDowell, S. B. 1973. Order Heteromi (Notacanthiformes). In: Fishes of the Western North Atlantic. Memoirs of the Sears Foundation of Marine Research No. 1 (pt 6): 1-228 ; Yeh, H.-M., Lee, M.-Y., And K.-T. Shao. 2006. Three new records of Halosaurid fishes (Pisces: Halosauridae) from the deep waters adjacent to Taiwan. Journal of the Fisheries Society of Taiwan. V. 33(4):345-355.   Leon Vaillant 1888 
典藏標本 ASIZP0063716 ASIZP0063850 ASIZP0064397 ASIZP0065505 ASIZP0066308 ASIZP0067003 ASIZP0067013 ASIZP0067014 ASIZP0067587 ASIZP0067590 ASIZP0073936 ASIZP0801260 ASIZP0911260  
典藏基因2012-01-02,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Hawaiian halosaurid fish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細長,如鰻形,側扁。尾部細長,尾端細尖。頭楔狀,吻間長,顯著突出。口小,下位,頭頂及鰓蓋不被鱗片,上頜兩側頜齒齒板分離成兩長橢圓形。體被小圓鱗,側線鱗片較大且特化,腹鰭前側線鱗9-16個,臀鰭前側線鱗19-31個。第一鰓弓鰓耙數19-24枝。背鰭鰭條10-12根,第一根鰭條為短硬棘;腹鰭具1根硬棘以及8根軟條;臀鰭基底長,後部軟條與尾鰭相連。體色為暗灰色,頭部顏色多變,鰓部呈暗褐色或黑色。

棲所生態

為棲息於水深500-2300公尺深的深海魚類,以端腳類,蝦等甲殼類動物以及有機碎屑為主要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地中海外全球溫帶以及亞熱帶海域,臺灣分布於東北部、東南部及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深海魚類,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