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Bufoceratias thele  
發音 
Bufoceratias thele乳突蟾蜍角鮟鱇
by: 何宣慶
命名者 (Uwate, 1979) 棲息深度 680 - 1500公尺
中文名 乳突蟾蜍角鮟鱇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雙角鮟鱇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38 Dicerat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後棘蟾鮟鱇 
最大體長 16.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蟾蜍角鮟鱇、乳突蟾鮟鱇、深海鮟鱇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  模式種產地
西太平洋哈馬黑拉島 
同種異名 Phrynichthys thele, Phrynichthys wedli   
參考文獻 1. Pietsch, T.W., H.-C. Ho and H.-M. Chen, 2004. Revision of the deep-sea anglerfish genus Bufoceratias Whitley (Lophiiformes: Ceratioidei: Diceratiidae),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the Indo-West Pacific Ocean. Copeia 2004(1):98-107 ;2. Pietsch, T. W., 2009. Oceanic Anglerfishes: Extraordinary Diversity in the Deep- se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557pp.  Uwate, K. R. 1979 Pietsch, T. W. etc.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63075 ASIZP0070166 ASIZP0074365 ASIZP0076179 ASIZP0807092 ASIZP0917092  
英文俗名 Double angl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鰭條5-6,臀鰭鰭條4,胸鰭鰭條13-14,無腹鰭。上頜齒12-49,下頜齒15-48。體呈圓形,略為側扁;頭部與身體無明顯區別。鰓蓋不明顯,具有一管狀開口。口大,向後延伸超過眼睛。眼睛相當小。第一背鰭棘特化為吻觸手,基部位於碟耳骨棘後方之背部;吻觸手相當長,為體長之112-143%;吻觸手末端具有餌球,為發光器;餌球末端僅有一末端乳突,略為延長。胸鰭呈扇形;背鰭及腹鰭小,相當接近尾鰭基部;尾鰭成扇形,中央四鰭條分叉。體表具有微細棘,需放大鏡方可觀察。體色全黑。(何宣慶 2012/12)

棲所生態

深海游泳性,以特化的吻觸手及末端餌球引誘獵物。雌雄異型,雄魚成長後不具吻觸手,在繁殖期會短暫寄生於雌魚身上。肉食性,以其他深層游泳性魚蝦類為食。產浮性卵,形成帶狀或卵筏,藉由洋流飄送各地。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東海至南海。臺灣產於東北角。  

漁業利用

少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無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