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Encrasicholina punctifer  
發音 
Encrasicholina punctifer銀灰半稜鯷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wler, 1938 棲息深度 0 - 30公尺
中文名 銀灰半稜鯷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鯷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95 Engrau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銀灰半稜鯷 
最大體長 1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魩仔、白鱙、刺公鯷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大洋、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法屬波利尼西亞 
同種異名 Anchoviella zollingeri, Stolephorus buccaneeri, Stolephorus buccaneri, Stolephorus punctifer, Stolephorus zolengeri, Stolephorus zollinger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Fowler, H. W. 1938 Whitehead, P. J. P., G. J. Nelson etc. 1988 高翠萍 199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MNH43478 ASIZP0062651 ASIZP0074366 ASIZP0074710 ASIZP0074936 ASIZP0075354 ASIZP0075380 ASIZP0075381 ASIZP0075503 ASIZP0075509 ASIZP0075516 ASIZP0075609 ASIZP0075849 ASIZP0075856 ASIZP0075857 ASIZP0075858 ASIZP0075860 ASIZP0075861 ASIZP0075862 ASIZP0075895 ASIZP0075896 ASIZP0075897 ASIZP0075898 ASIZP0075907 ASIZP0075927 ASIZP0075928 ASIZP0075958 ASIZP0075970 ASIZP0076080 ASIZP0076199 ASIZP0076200 ASIZP0076307 ASIZP0076308 ASIZP0076365 ASIZP0076376 ASIZP0076396 ASIZP0076421 ...列出全部94筆... 
典藏基因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2015-11-01,Yu-Ming Shih,CO1,100% 2015-11-01,Yu-Ming Shih,CO1,100%
英文俗名 Oceanic anchovy; Buccaneer anchovy; Anchov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細長,略呈亞圓筍形,腹鰭前方具4-5個針狀稜棘。頭中大。吻端尖。眼大,眼徑大於吻長。口大,微斜;上頜前端突出於下頜,上頜骨末端短鈍,向後延伸未達鰓蓋骨前端。鰓耙細長而密,下枝鰓耙在23-26間。體被圓鱗,鱗小而薄,易脫落,無側線。背鰭起始於體中部,具軟條13-14;臀鰭起於背鰭基部後之下方,具軟條16-18;尾鰭叉型。體色銀白略透明,體側具一條銀白色之縱帶。背鰭及尾鰭淡青色,其餘各鰭半透明。

棲所生態

大洋性表層洄游魚種,群游性。一般群游於近岸至離岸數百浬處,有時也會進入大型、較深且水質清澈的內灣或潟湖區。鰓耙發達,以過濾浮游生物為食。同時也是鮪、鯖等大型魚種之餌料生物。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南岸、紅海及波斯灣,東至夏威夷、大溪地及所羅門群島等,北至日本,南至澳洲皆產。臺灣各地皆產,以東北部及澎湖海域較多。 

漁業利用

小型食用魚,一般多曬成魚乾出售,主要漁法為大目袖網、流袋網、叉手網、棒受網等,週年可見,無明顯盛漁期。臺灣東北部及澎湖產量較高,是當地魩鱙漁業的重要魚種之一。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