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Epinephelus ongus  
發音 
Epinephelus ongus紋波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1790) 棲息深度 5 - 220公尺
中文名 紋波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紋波石斑魚 
最大體長 4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日本 
同種異名 Epinephelus slacksmithi, Epinephelus summana, Epinephelus summana hostiaretis, Holocentrus ongus, Serranus bataviensis, Serranus dichropterus, Serranus reticulatus, Serranus tumilabris, Serranus tumilabrus, Serranus tumilebris   
參考文獻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7538 ASIZP0076129 ASIZP0807047 ASIZP0917047 FRIP21218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White-streaked groper; Wavy-lined grouper; White-streaked grouper; Specklefin grouper; Speckled-fin rockcod; White-streaked rockco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7-3.2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4列。鰓耙數8-10+15-18,隨著成長而逐漸退化。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8-53;縱列鱗數95-109。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4-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約等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幼魚體褐色,散佈許多小白點,隨著成長漸變成短白線紋,且有許多圓形成不規則的白斑塊夾雜其中;頭部褐色,散佈許多小白點,尤其是頭背部;上頜溝黑色;奇鰭後端黑而具白緣。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淺岩礁或珊瑚礁區,亦會出現於河口區。通常被發現於5-25公尺深之洞穴或岩縫間。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斐濟,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及新加勒多尼亞。臺灣東北部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延繩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