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Hipposcarus longiceps  
發音 
Hipposcarus longiceps長頭馬鸚哥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40) 棲息深度 1 - 40公尺
中文名 長頭馬鸚哥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鸚哥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4 Sca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長頭馬鸚嘴魚 
最大體長 6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鸚哥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澎湖、小琉球、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Scarus longicep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Review and doubtful species of Scaridae of Taiwan(Liao et al., 2004)  Cuvier, G. etc. 183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Liao, U. C. etc.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56258 ASIZP0056259 ASIZP0060792 ASIZP0060799 ASIZP0060982 ASIZP0804865 ASIZP0806749 ASIZP0806756 ASIZP0900038 ASIZP0914865 ASIZP0916749 ASIZP0916756 FRIP21622 FRIP21686 NMMBP06384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Pacific longnose parrotfish; Long-nosed parro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吻圓鈍;前額不突出。眼幾近於背側。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不完全被上唇所覆蓋;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4;頰鱗3列,上列為6鱗;中列為5-7鱗;下列為1-3鱗。胸鰭具14-16軟條;尾鰭於幼魚時圓形,成體為雙截形。稚魚體呈淡褐色,體側具有一個寬的橘色縱紋,尾鰭基部具一黑色斑點。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的雌魚體色為淺黃褐色,由上而下漸淡,鱗片邊緣為白色;頭部與體色相仿,但更淺些;背鰭及臀鰭外緣為淺黃色,中央具灰藍色色帶;尾鰭為黃褐色。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的雄魚體色為紫藍色,由上而下漸淺,鱗片邊緣為橙色;在上唇以上之吻部為紫藍色,其下為紫綠色,各向後延伸經至背鰭基部及臀鰭基部;背鰭及臀鰭為黃色,外緣及中央部位有紫藍色縱紋;胸鰭上部為黃色,下部為藍紫色;腹鰭之軟條為淺黃色,硬棘為藍紫色;尾鰭為深黃綠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混濁的潟湖且超過外圍礁石的區域。通常以群集出現;雌性魚通常形成小的群體。大的成魚可能出現到深度至少 40 公尺水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東印度洋的可可-基靈群島與羅雷淺灘至萊恩群島與 土木土島,北至琉球群島,南至大堡礁與新加勒多尼亞。臺灣東部、東北部、西部、南部及各離島均有記錄。 

漁業利用

主要捕獲的漁法是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及籠具等,而本種魚亦是潛水鏢魚的對象以及水族館展示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