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Hymenocephalus striatissimus striatissimus  
發音 
Hymenocephalus striatissimus striatissimus紋喉膜首鱈
by: 葉信明等
命名者 Jordan & Gilbert, 1904 棲息深度 300 - 570公尺
中文名 紋喉膜首鱈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鼠尾鱈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15 Macrou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紋喉膜首鱈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鱈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  模式種產地
日本駿河灣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邱美倫(2002)碩士論文;Fish of Japan(Nakabo, 2002)  Okamura, O. 1970 Okamura, O. 197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7973 ASIZP0061233 ASIZP0061234 ASIZP0064247 ASIZP0065524 ASIZP0065528 ASIZP0065536 ASIZP0065553 ASIZP0065564 ASIZP0065600 ASIZP0065619 ASIZP0065635 ASIZP0065677 ASIZP0066834 ASIZP0067873 ASIZP0067972 ASIZP0068189 ASIZP0068414 ASIZP0070687 ASIZP0070731 ASIZP0080289 ASIZP0700321 ASIZP0803634 ASIZP0803733 ASIZP0803950 ASIZP0807423 ASIZP0901323 ASIZP0913634 ASIZP0913733 ASIZP0913950 ASIZP0917423 FRIP00561 NMMBP00111 NMMBP01311 NTUM06126  
典藏基因2016-04-06,Yung-Chieh,CO1,100%
英文俗名 Grenadi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延長,側扁;尾部極細長;頭大,側扁且高其上覆有一甚薄透明膜,頭骨薄而易碎;鰓蓋骨呈多角型之殼狀。吻部短而圓鈍,前緣遠離上頜。口大,下位;頦部有一短鬚。鰓膜在喉峽部游離,喉部有橫紋,故稱「紋喉」膜首鱈。體被大型棘鱗,薄而易脫落。發光器發達甚細長,由肛門前一直延伸到胸部,兩末端稍膨起各含一晶體。魚體新鮮時為黃白色,體側有一條銀色縱帶,腹部暗色,上有多條橫紋。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300-570m之中層水域,以甲殼類及小型燈籠魚為主食,數量甚多。有群聚習性,由耳石形狀判斷其為快速游動的種類。發光器極為發達,可提高school-formation與繁殖的機率;繁殖季節為春季。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南方、中國東海外緣、臺灣東北部及南部等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