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發音 
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鱗網帶鰆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mith, 1843) 棲息深度 200 - 800公尺
中文名 鱗網帶鰆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帶鰆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73 Gempy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異鱗蛇鯖 
最大體長 20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油魚、細鱗仔、圓鱈、玉梭魚、白玉豚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  模式種產地
南非好望角 
同種異名 Cybium flavobrunneum, Diplogonurus maderensis, Lepidosarda retigramma, Nesogrammus thompsoni, Xenogramma carinatum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Schultz, L.P. 1956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771 ASIZP0806243 ASIZP0806244 ASIZP0806245 ASIZP0916243 ASIZP0916244 ASIZP0916245 FRIP00618 FRIP20280 FRIP21500  
典藏基因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英文俗名 Escola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背、腹輪廓弧形,尾柄中央具一大稜脊,其上下另具一小稜脊;體長約為體高之4-4.5倍。頭中大。吻尖突。口裂大,平直;下頜突出於上頜;上下頜具尖銳之犬齒。體被中型鱗;側線一條,呈大曲紋狀延伸。第一背鰭低,具棘VIII-IX;第二背鰭, 軟條16-18,離鰭4-6;臀鰭硬棘I-II, 軟條12-14,離鰭4-5;腹鰭正常,具I,5;尾鰭深叉。體一致為帶明亮光澤之暗褐色,隨著成長而漸黑。

棲所生態

近海大洋性中底層洄游魚種,一般棲息深度在200公尺以上之大陸棚陡坡。獨游性。具有於夜間遷移至上層水域之習性,仔魚及幼魚則於日間停留於水表層。以甲殼類、頭足類及各種魚類等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熱帶及溫帶海域。臺灣分布於北部、東北部、東部及南部。 

漁業利用

一般為底拖網、延繩釣或鮪釣之意外漁獲物,是次要之經濟魚種。食用魚, 是餐廳生魚片的主要材料,油脂多,故有油魚之稱,但肌肉及肉臟富含蠟質油脂(Wax,一種高熔點,且不溶於水的有機物質),對於消化功能不佳的人,多食易導致腹瀉、嘔吐,雖無生命之威脅,但仍應避免食之。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