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Lucigadus nigromarginatus  
發音 
Lucigadus nigromarginatus黑緣梭鱈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mith & Radcliffe, 1912) 棲息深度 247 - 717公尺
中文名 黑緣梭鱈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鼠尾鱈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15 Macrou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黑緣梭鱈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黑斑梭鱈、鱈魚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綠島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 
同種異名 Lucigadus nigromarginata, Macrourus nigromarginatus, Ventrifossa nigromarginata   
參考文獻 邱美倫(2002)碩士論文;Fish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3)  Smith H. M. etc. 191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7531 ASIZP0061308 ASIZP0061630 ASIZP0065547 ASIZP0065610 ASIZP0067599 ASIZP0067968 ASIZP0075063 ASIZP0080160 ASIZP0803729 ASIZP0806605 ASIZP0900346 ASIZP0913729 ASIZP0916605  
典藏基因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英文俗名 Grenadi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型延長,側扁。鼻吻部短而圓鈍。下頜骨有大而明顯之側線孔一列。口小,下位;齒細小,下頜齒為一窄齒帶。體被弱櫛鱗,鱗棘短小,呈平行排列。背鰭第II硬棘前緣鋸齒狀;第一背鰭基底起點與臀鰭起點一致;腹鰭軟條數10-12。吻部邊緣及鼻中脊無黑色邊緣;第一背鰭中段有黑斑。腹錐10-11。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247-717公尺深泥砂底質、水溫5-7℃的水域。深海底棲性魚類,以小型之多毛類、甲殼類及明蝦為主食,數量不多。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菲律賓及臺灣的綠島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