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asturus lanceolatus  
發音 
Masturus lanceolatus矛尾翻車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iénard, 1840) 棲息深度 0 - 公尺
中文名 矛尾翻車魨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翻車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511 Mo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矛尾翻車魨 
最大體長 33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翻車魚、蜇魴、蜇魚、海蟲(澎湖)、曼波(成功)、新婦啼(澎湖)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 
棲息環境 大洋、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模里西斯 
同種異名 Masturus lanceolata, Masturus oxyuropterus, Mola lanceolata, Mola lanceolatus, Orthagoriscus lanceolatus, Orthagoriscus oxyuropterus, Pseudomola lassarati   
參考文獻 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Gudger, E.W. 1935 Gudger, E.W. 1935 Gudger, E. W. 1937 Raven, Henry C. 1939 Katsuzo Kuronuma 1940 HIROSHI YABE 1960 Kan, T.T. 1986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9908 ASIZP0070652 ASIZP0806237 ASIZP0916237 FRIP21425 NTUM04311  
典藏基因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英文俗名 Sharptail mola; Sharpfin sunfish; Sharptail sunfish; Sharptailed sunfish 
瀕危狀態   2011-06-07   
形態特徵

本科魚類均體高而側扁,呈卵圓形,無尾柄。頭高而側扁。眼小,上側位,眼間隔突起。吻圓鈍。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喙狀齒板,無中央縫。鰓孔小,位於胸鰭基底前方。體和鰭均粗糙,具棘狀或粒狀突起;無側線。背鰭高大呈鐮刀形;臀鰭與背鰭同形且相對;背鰭與臀鰭鰭條向後延伸至體末端相連而形成一圓形假尾鰭(pseudo- caudal fin)或稱舵鰭(clavus) ,幼魚特別延長。尾鰭消失。無腹鰭;胸鰭短小,圓形,胸鰭基部橫行,並不垂直。本種的特徵是舵鰭的中央突出。體背側灰褐色,腹側銀灰色;體側帶細小斑點。各鰭灰褐色。 最大體長可達3m以上,體重達2,000kg。

棲所生態

與翻車魨(Mola mola) 的生態習性相同,由於翻車魚的出現常難以預測,個體大,標本收集不易,故調查研究困難,也使我們對於翻車魚的生態習性丶生活史丶族群動態及洄游路徑都不甚了解。只知牠的食物種類和他所活動的水層深度有關,因此比較不會去吃到海底的底棲生物。但是他的幼魚卻傾向於吃底棲生物,包括會游泳及逃避的魚類或頭足類。因此可以推测翻車魚也具有一些獵捕食物的技巧。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溫帶和熱帶的海域,本種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基因差異大, 但在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間的基因差異小。臺灣主要分布在花東沿近海域的大洋環境。 

漁業利用

在台灣通常只有翻車魚及矛尾翻車魚兩種,又以矛尾的產量占絕大多數。通常他們被定置網所捕獲,偶會被圍網或鏢旗魚所漁獲,通常在冬季或三丶四月產量較多。翻車魚雖然身軀龐大,但因模樣可愛,在國外很少被食用。台灣東海岸因在2000年的資源量大增,故被當地大力行銷推廣其食用的價值。從過去只吃牠腸子(又稱龍腸)變成從皮膚丶鳍丶肉到內臟都成為海鮮佳餚的全魚利用。甚至於將它中文俗稱的「翻車魚」也改為「曼波魚」。2003年起還每年舉辦「曼波魚季」,花蓮市也被稱為「曼波魚城」,有如東港又被稱為黑鮪魚的故鄉。不知是因為氣候變遷或是過度捕撈,翻車魚的數量近年來有大幅減少,體型變小的現象。到2016年的產量只有剩下以往的一成左右,實有重新評估其資源的狀態並加強經營管理的需要。由於翻車魚的研究調查困難,我們所知不多,因此基於預防原則,似應考慮以保育為優先,或改以「與曼波魚共游」的生態旅遊的方式,同樣可以創造經濟收益,達成生態保育及永續利用雙贏的目標。主要漁法為標旗魚法、定置網等,全年皆產。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