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Neobythites fasciatus  
發音 
Neobythites fasciatus橫帶新鼬魚
by: 葉信明
命名者 Smith & Radcliffe, 1913 棲息深度 220 - 1185公尺
中文名 橫帶新鼬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鼬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222 Ophid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橫帶新鼬鳚 
最大體長 1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鼬魚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  模式種產地
呂宋島八打雁灣 
同種異名 Neobythites multifasciatus, Watasea fasciatus   
參考文獻 Nielsen, J. G. , D. M. Cohen, D. F. Markle and C. R. Robins 1999. FAO species catalogue. Volume 18. Ophidiiform fishes of the world (Order Ophidiiformes). An annotated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pearlfishes, cusk-eels, brotulas and other ophidiirorm fishes known to date. 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isheries Synopsis No. 125: i-xi + 1-178.  
典藏標本 ASIZP0063708 ASIZP0063718 ASIZP0063728 ASIZP0064382 ASIZP0068383 ASIZP0080660 ASIZP0080661 ASIZP0080665 ASIZP0080669 ASIZP0700138 ASIZP0700178 ASIZP0901346 ASIZP0901355 ASIZP0901364 NMMBP01271  
英文俗名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圓而延長,尾部則是側扁。在鰓蓋骨的後面有一尖銳的硬棘,其前鰓蓋骨的下方則有2根小棘。背鰭和臀鰭非常的長,一直延伸至尾鰭部位,相癒合在一起,背鰭 鰭條數99-106,臀鰭鰭條數84-89;腹鰭位於喉部,已經退化成2條延長絲狀;尾鰭鰭條數8。 體呈黃褐色。自背鰭1/3處有6枚的黑斑散布。臀鰭則有4-5枚黑斑。身體上也有和鰭上黑斑相對應的黑色斑紋。

棲所生態

為棲息於水深220-1185公尺深的深海魚類,生態習性所知甚少。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安達曼以及菲律賓海域,臺灣則分布於西南部以及東部海域。  

漁業利用

深海魚類,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